Big Dipper

答客問:LikeCoin 委託收益會鼓勵創作麼

除《答客問:LikeCoin chain 驗證人的佣金應該降低麼》外,對《【呼吁】请各位 LikeCoin 持有人团结起来,推动验证人降低佣金,提高散户收益率》作進一步的釐清概念和產品設計補充。

一、打從兩年前的白皮書,LikeCoin 推動,回饋作者的設計是「Proof of Creativity」。後來我們很少再用這個片語了,不是因為初心變了,絲毫沒變,只是學乖了別用 blockchain 術語跟作者、讀者溝通。他們在意的不是這個。

二、LikeCoin chain 的出現,使得 LikeCoin 生態裡面多了一個 Proof of Stake 機制,嚴格來說是 bonded Proof of Stake

三、所以 LikeCoin 生態同時存在 Proof of Creativity 和 BPoS,前者回饋作者,後者提供和誘因予交易驗證。但在《呼籲》中,卻突然間假定了後者是作者的誘因。事實上,作者把 LikeCoin 委託給驗證人,不是「創作挖礦」而是「持份挖礦」,是兩個不同的層面,兩種不同的心態,不該混為一談。我不同意現在生態中的作者是因為委託收益率多少而進場寫作,這個推論跨度太大了,缺乏基礎。

四、另一個不該混淆的是驗證人和 UGC 平台兩個身份。驗證人需要提供的是穩定可靠的記帳,如果有錯,系統會處罰,這是客觀,寫在代碼的。UGC 平台如 matters.news 是另一回事,核心是什麼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反正跟驗證人是兩碼事。當然,這兩者會有些交疊,有些運營平台的也幫忙做驗證人,但始終是兩個不同的角色。所謂驗證人提供更多的服務吸引大作者接受他們記帳,無從說起。

五、散戶跟驗證人不是對立關係,是一起去透過驗證來挖礦。而散戶跟大戶,大家從參與驗證得到的收益率也是一樣,也不見得有可對立之處。我們大可以呼籲有錢人支持小驗證人,讓整個生態更無大台,現在社群裏也有一個又一個自掏荷包,搞徵文比賽搞 Mastodon搞 CC,這都不是零和的進路,而是很健康的共和。

六、Liker Land app 2019.12.02 開始運作,至今 45天,期間我們幫助早期眾籌買幣用戶、作者、平台、讚賞公民下載 app,遷移 LikeCoin,學會委託,再來是流動民主,到現在還是進行式。其他不說,單是要蘋果通過應用,就可以搞幾個禮拜。我敢說,做到這個程度的 mass adoption 的 blockchain 世界上沒幾條。很多事情看似可以快點,我也理解核心用戶著急,但即使我們能快,也必須讓大眾明白發生甚麼事,參與進來,而不能單是少數懂的人在前面衝衝衝,大眾不知道他們在幹嘛。

七、另一方面,這段期間我們也一直在跟 Chief Economist Tom Lam(芝大經濟博士,現在 Clemson University 教書)觀察數據和討論,一起建議開始讓佣金於 40-60% 浮動,觀察比如用戶委託數跟佣金的 elasticity 等,這些都是深思熟慮後的建議。我們同時建議增加 3個驗證人名額,開放至無須申請。要是有人認為越低的佣金越好越能吸引委託,大可先成為個驗證人,提供 40% 佣金,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倡議降低佣金範圍,再提案。

八、提高收益率能吸引更多作者進來生態,其實是個問號。一則如前所述,我不認為作者進來是為了委託的收益率,客觀數據,現在的絕大部分作者進入生態時根本沒有委託收益這回事,委託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新概念;二則,現在委託的比率已經高達 85% 以上,提高收益率能有多少空間再往上推?

九、再說,參考 Cosmos Hub,目標的委託比率是 67%,Cosmos Hub 使用動態調整通脹率的機制,讓持份者不會有太低或過高的誘因去委託。LikeCoin chain 現有的數據其實已遠高於這個水平,這有可能是因為共和國剛開始,大家還在理解,和調整自己心態。要是我們還要透過提高收益率,再推高委託比例,是否有反效果,比如讓更少人去市場交易?這些都是需要持續觀察數據去判斷的問題,不能單透過簡單推論得到答案。


以下重複我的提案,爭取持份者和驗證人的支持:

  1. 驗證人可以把佣金設定在 40%-60% 之間(現時是 50% 沒有選擇)
  2. 驗證人數目增加到 10 個
  3. 任何人都能架起伺服器做驗證人,委託數最高的 10 個為有效驗證人

p.s. 總是回應時寫著寫著就變長,而單放在回覆又沒有 URL 鏈接回去讓我不太舒服,Telegram 和 Slack 連一條短短的回應都可有 URL refer。建議評論可以一鍵轉為文章,希望 @Matty 考慮一下。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