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的精要是在不設恆常權力中心的前提下達成共識。區塊鏈圈子裏經常有討論甚或爭拗,誰去中心而誰不是,但這些爭論往往忽略重要的一點:世上沒有絕對的去中心,「是否」去中心的答案必然是否定,該討論的該是夠不夠去中心,有沒有朝著去中心走。
如果把去中心的光譜類比民主,一端是中央集權,一端是直接民主,而中間有無限個可能。在數位世界,徹底「中央極權」就像個人管理的 Google 試算表,哪欄哪列哪格何數值,完全由你作主,其他人無權干涉,甚至無權查看。
從線上試算表理解區塊鏈
當你在試算表加入一些同事,設成 viewer 權限,透明度就會增加。提高權限到 commenter,同事就能給予意見。再提高權限到 editor,同事將能影響試算表,你就再不能「意見接受,態度照舊」。當你再把權限開放到顧客、其他持份者以至任何人,就是一步一步增加這個試算表的去中心程度。顯然,這樣開放自己的試算表,除非其他人沒有誘因參與,否則所有數值只會被改來改去,沒可能得到共識,越是開放,越難獲取共識。
比喻說到這裏,終於可以介紹早前我只能以「無大台連儂牆」來粗疏形容的區塊鏈,這個技術的最大特色。區塊鏈就像以上描述的開放試算表,讓公眾從上而下一行一行填入數值,因為巧妙的技術設計,參與者可以就每一行的數值達成共識,而每完成一行,數值就會被鎖定無法更新,所有人往下一行繼續。試算表的每一行對應一個區塊,而試算表本身,當然就對應整個區塊鏈。
看完數位世界的例子,把目光放回物理世界的主權國家和其他共同體。區塊鏈的技術出現才十年出頭,鏈上的共識也還只是數據,尚且面對速度慢、效能低、介面複雜等各種問題,遠遠未做到全民參與,更遑論要一整個國家有民主治理,而還能高速有效地運作。然而,這顯然不足以推論極權才是出路。如前面提到,去中心的光譜在兩極之間有無限可能,民主也一樣。
效率不足以成為威權的理由
中央集權不好,直接民主太難,可行的路徑之一是我們最爭取的焦頭爛額的代議政制,由普選的議會代表人民議政。其次,即使不能去中心,至少需要多中心,就如你即使不能把試算表讀取、留言、更改的權限給到所有人,至少可以為個別持份者開通權限。多中心的治理方式,在先進國家證明行之有效,反之,幾千年歷史告訴我們,中央集權的國家即使某個朝代多麼盛世,最終結果總是崩壞然後消亡。
多中心具體的實踐邏輯上可分兩種,一是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中心,具體體現為多黨制,定期由人民選出執政黨,最為人熟悉和關注的,當然是正在熱烈進行中,美國的共和民主兩黨之爭。另一種多中心實踐是同一時間由不同人掌控不同範圍,最多國家採納而有效保障人民的,當然是立法、行政、司法互相制衡的三權分立。一個國家至少兩者兼備, 才稱得上民主。
只要理解到沒有覆核、協作與備份,全由一個人去制定、維護和儲存試算表有多容易出問題,就能理解到一個國家中央集權的問題有多大。更遑論,試算表的擁有人可能是你自己,而國家的持份者永遠是人民。
換了是以前,我肯定不會費勁寫一大堆類比,去解釋如此顯淺的道理。但在多黨制衡被演繹為拖一黨專政後退,三權分立被粗暴改寫為三權合作的當下,我唯有不厭其煩,書寫常識。
* 原刊於 2020.10.20 蘋果日報專欄 #decentralizehk
《區塊鏈社會學》週報,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實踐財富自由、出版自由和民主自由。文章逢週四刊出,直接送到訂戶郵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