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年初 Facebook 修改算法進一步降低專頁貼文自然觸及率,臺港兩地作者紛紛跑到 Medium 開帳號,揚言移民。大半年過去,在 Medium 紮根下來的少數人,寫了好些文章總結經驗。我也湊一下熱鬧,借用網友宅人阿唯的文章標題,說一下我的看法。
同溫層是這樣練成的
歸納讀過的意見,不少會吐槽 Medium 不容易讓朋友讀到文章,不能聊天,總體用戶交互不足等。我覺得這些全都對,但卻也全都是刻意精心設計。Medium 從命名開始,就開宗明義說自己是「媒體」了,歷史是先有媒體過百年,才有近十多年的社交媒體,Medium 成立時的 2012年,已經社交媒體當道,還要自命 Medium,固然是特意不作社交的定位。
我們喜歡說「以人為本」喜歡到把它當口號的地步,以致很少深究到底怎樣的以人為本才是好。用戶在 Facebook 關注的是人,在傳統論壇關注的是議題板塊,前者當然更「以人為本」。假如我關心政治,在政治板塊裏我會讀到左右紅藍綠,注定很多讓我火光的立場。Facebook 則不一樣,我關注的可能是蔡英文專頁,讀到的是我認同的立場,我點讚,Facebook 迎合我的口味,給我推更多這群人這種立場的貼文,漸漸,我看到的世界都是綠色的,感覺很舒服,形成所謂的「同溫層」。同溫層是廣告商的福音,Facebook 不可能在乎它的負面影響,只會告訴我們它 「以人為本」,使命是 connecting people。
Medium 要做的是 medium
Medium 推文的方式,顯然是為了避免同溫層刻意為之。Medium 主頁–即對應 Facebook feed–只有約 1/6 的版面用來顯示 4篇關注作者的作品,其餘文章都是基於其他條件如總體喜好、閱讀歷史、關注議題等,以及最重要的「A1」,人工的編輯推介,也就是說,擔當起媒體的傳統角色。非常粗疏地說,Medium 5/6 是傳統媒體,1/6 是社交媒體。只可惜,Medium 只專注英文內容,產生出中文讀者自行追蹤的文章絕大部分是華語,其餘全部是英語文章的怪現象。假如我們華人相信 Medium 演繹媒體的做法是對的,唯一的出路是爭氣做出同樣好甚至更好的 Medium。
理解到 Medium 的初衷,就容易理解它的其他介面和(不)交互的設計理念。比如說 Facebook 在每一筆內容下告訴你那些朋友點過讚吸引你,但 Medium 刻意把這個藏起來,減少羊群效應;另,Medium 的回應也有標題,可以放圖等變成完整文章,鼓勵深度討論;又比如用螢光筆「間書」這個小點子,其實是讀者和作者間微小卻深刻的互動,當讀者用螢光筆亮起文章的某字段,帶給作者的認同感和滿足感,不是 100 甚至 1000個讚可以取替的。
新聞透視能取代東張西望麼
原來,打從一開始,文章標題的問題就問錯了。這就好像在問,新聞透視能取代東張西望麼,卻沒意識到新聞透視從來就不是為了取代東張西望而存在。同樣,Medium 不見得會問「我能取代 Facebook 嗎」,Facebook 也不會問「我會被 Medium 取代嗎」,其實是用戶要問自己:我能以 Medium 取代 Facebook 嗎?
這裏說的取代,是以一種生活取代另一種生活,而不是以一個地方取代另一個地方。Facebook 用戶移民 Medium,其實也像港人移民別國,想以另一種方式生活可以理解,但假如是為了在他方過其港式生活,只會注定失望。別國不會因你而變,除非你努力讓她改變。不過要是你願意付出努力去改變一個地方,那還不如留港建港。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8.10.14 chungkin Express 專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