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道意識流

說在香港出席大型商業活動十年不逢一潤,並非開玩笑。上一次和公司業務直接相關而且在港舉行的國際活動,的確超過十年,中間無論是公司、行業還是香港都經歷了千山萬水,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次隨緣出席Mobile Game Forum MGF Asia,在廣東道竟看到來自歐美日韓東南亞中國的來賓,感覺很特別,既良好又陌生。

悲觀的看,香港繼續吃老本,而且快到盡頭,老外英國主辦方以為香港還是那個殖民entrepôt,進入中國和其他亞洲市場的中轉站,是個美麗的誤會。

樂觀的看,香港仍然是那個位置方便、機場高效、地靈人傑、服務周到、文化多元,讓世界各地精英聚首一堂的好地方。

兩天下來,有幾個觀察,速寫一下。

一、論壇的材料裡有香港的旅遊資料,休息時段有舞獅,碎磚表演,活動得到旅遊發展局贊助,或許是論壇選址的考慮之一。這是抵讚的,雖然那個舞獅有點削。

二、無論是講者還是聽眾,供應方還是需求方,分佈都很多元,想賣埠的、要打入各地市場的,日本、中國、韓國、台灣都有,就是沒聽到對香港市場有興趣的。

三、衝著中國市場而來的反而比較少。不過,因此說小鳳姐出場的實在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那不是中國市場不行,而是太行,產業開始理解,中國市場不是常人進得了,就算真的想進,香港不是一個合適的跳板,至少這個行業不是。那只是大家的自我良好感覺和謊言。

四、不是合適的跳板,不代表不是合適的據點。生意有一定規模的,創始人也好,高管也好,無論多緊張生意,都會非常重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比如很多美資日資公司的中國辦公室設在上海,不是她比北京適合,只是負責選址的高管自己更希望在上海生活。香港也一樣,越來越多人,每天往返深圳南山也會住在香港,包括石澳小馬哥。

五、從來都不相信本地市場太小是產業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如果會議或許不足以證明甚麼,那請參考五百多萬人口,孕育出Nokia、Rovio、Supercell等公司的芬蘭經驗。

六、Asia依然是個偽概念,有人覺得Asia是一群差不多的國家,聯想起牛、農、旅遊、廉價勞動力;有人覺得那是星馬泰,有人覺得是中日韓,反正已經聽不到所謂四小龍的說法;而強國則一向喜歡抽離,過往都是說”Asia and Japan”,這次開始聽到”Asia and China”。反正Asia就像斷背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Asia。包括錢老師。

七、碰到友人,才知道論壇完結的閉幕撞正IT Fest的開幕,前者不是後者的一部分。友人戲稱IT Fest為「攞你命三千」,非常形象化,但連時空如此吻合的MGF也沒有被這大雜燴包括進去,反而由旅遊發展局來推動,港府用一個甚麼角度去推動IT,頗堪玩味。我不知該怎麼歸納,留待大家各自演繹好了。

八、不太記得起上次去尖沙咀廣東道是何時,倒是問起從省城來港出席論壇的同事怎麼找到路到酒店,他說這帶還算熟,近一年來過兩次香港,基本上都是在旺角和廣東道出沒。

對於腥港,對於IT,我不樂觀,也不悲觀。反正我生於這裡,入了這行,能做多少,就是多少。

– 離開廣東道,回到廣東度,隨筆於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