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紀遠比我小但傳媒資歷上的前輩把我描述為「技術理想主義者」,我其實搞不清那是褒是貶,反正我認了,我相信科技興邦,創業興邦,深信技術可以改善世界。儘管如此,我不相信技術萬能萬善,它有鞭長莫及的範疇,一如其他強大的工具,可以被利用來作惡,造成極大破壞。這也是我對區塊鏈的基本立場,無論我多看好它,我不會笨得以為它可以把一切撥亂反正。
Tag: DAO
八段錦健康遊戲值450萬港元資助麼
第一次在Four Seasons的套房寫稿。 當然,因為這不過是我第一次住在 Four Seasons 而已。
過大海不是到澳門
港人普遍喜歡澳門,視之為後花園,來者有沉迷賭博的,有愛好傳統歷史建築的,也有鍾情地道美食的。而我除了對賭博興趣缺缺,對澳門的地道文化可謂照單全收,有一種微妙的親切感。 以往到澳門,都是「新曲+精選」式遊玩,到幾個必去的點如新馬路、紅街市、官也街,也逛一些新地方,澳門雖小,但每次總能找到驚喜,看到新鮮事,吃到未嘗過的館子。
A Quick Note on BeyondBlock Taipei 2017 | 速記 BeyondBlock Taipei 2017
區塊鏈和ICO是投機泡沫麽?互聯網通訊協議之死(下)
比特幣不斷漲價到昨天升穿6000美元,讓香港樓市的升幅都顯得小兒科。這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只要文章題目有伴隨比特幣而來的「區塊鏈」已是標題黨,我得以認真討論區塊鏈對科技以至總體社會的潛在影響而不愁毫無點擊。
我在微信為甚麼打不開你發給我的WhatsApp?互聯網通訊協議之死(上)
要是不懂科技的大媽提出以上的問題,遇著缺乏耐性的科技達人,大概會失笑吧,貼到面書,齊齊揶揄一番,一個是WhatsApp,一個是微信,大媽居然搞不清。
當月餅會遇上區塊鏈
師奶大叔都看得懂的「ICO是甚麼」 月餅會 現在大家的每月供款不是間屋,起碼是iPhone X,年青的不一定知道,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月餅會,餅店讓人客以供款方式買月餅,畢竟當時生活不如現在富裕,月餅已經不便宜,當時送月餅的文化卻比現在強得多,不送上一盒,人家要麽覺得你不給面子,要麽覺得你山窮水盡。供一份餅會,可在中秋領十盒月餅,半份則領五盒。餅會有幾個好處,一則人客預先付款可以打折,二則餅店獲得資金大量整餅,三則可以預計需求。七十年代,香港的月餅曾經供不應求,這是現今窮奢極侈的社會早已忘記的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