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回來的

二月的舊金山,就算是陽光普照,依然覺冷。尤其是Steve Jobs小時住過,風大濕氣重的日落區。

Loi’s替胃部治療思鄉病後,數數手指,距離A第一次帶我來這家中越小餐館已經年半有多。當時是2010年的WWDC,台上的Jobs在key note發佈iPhone 4,台下的我到處找方法讓給否決了幾次的遊戲盡快在App Store上架。那是公司決定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後第一次出差美國。

在電郵跟以前住在三藩市灣區的A聊到,過來都快兩年了,我們的進展好慢。A輕描淡寫:「三藩市是很慢的,你現在看到的Loi’s,跟20年前沒有任何分別。有機會去LA或者NY看看,那裡的發展快得多。」

「但是慢的是我們,不是這個城市。」我說。

我視為老師的A才說到題去:「有這個問題不只是你。功能手機是個成熟的市場,有著固有的平台、合作夥伴和推廣渠道。智能手機卻是全新市場。對功能手機熟悉的人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網絡和知識,你需要做的是”un-train”和”de-program”他們。而他們會奮力”頑抗”。」

這個很有智慧的忠告,讓我想了幾天。

* * *

一周後,在Google重鎮山景城Caltrain站旁的Neto跟另一位老師N見面。一杯咖啡過後,在旁邊的富臨門吃點心。

N先後在矽谷幾家企業任要職,之前曾在日本待過多年,對兩邊的流動市場瞭如指掌,名副其實的學貫東西。

喜歡跟N聊天,除了因為他的識見,還因為他完全沒有部份美國「土著」那種覺得所有創新都是來自矽谷,中國做的全是山寨的成見,知道Farmville抄襲自中國,清楚在Facebook、Apple推出所謂freemium games前,該模式早在中韓等地使用多年。他甚至說,”I’ve never seen a trend in Japan which doesn’t eventually happen here.”

同樣跟他聊到公司現階段面臨的悶局。得到的意見卻不太一樣。他覺得二百同事,對freemium手機遊戲多年的經驗,是我司的重要資產。理論上的確如此,但我現時看到的卻是:

“The market is so different here that, i’m feeling like, all those knowledges we had accumulated, have to be written off from our balance sheet.”

N反倒是胸有成竹,吃著叉燒包說:

“It all comes back, man. It all comes back.”

* * *

兩位智者,兩種意見。誰對誰錯?

依我看來,都對。同時經營中美兩個市場,本來就是很大膽的決定。大部份在一個市場很成功的企業,進入另一個市場後都只有交學費的份兒。在一個市場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技術、知識,如果應用得不好,在另一個市場往往變成一份負擔。尤其中美如此不一樣的市場,甚至有可能兩地的業務互相拖累。

但我覺得,質量大,慣性大是自然定律。假如能夠使出足夠大的氣力,去深刻地同情理解兩地的異同,融會貫通,中體西用非但可行,甚至能夠形成一股強勁的力量。


Comments

在〈會回來的〉中有 2 則留言

    1. thanks. 又在舊金山了。又是WWDC。就是說,兩年了。進展好慢。落後大市。得急起直追了。週末,還是工作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