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販毒的。
有這麼一個說法:玩遊戲有如吸毒;開發遊戲是製毒;發行遊戲,當然就是販毒。三者的互動,固然就是荼毒。
這個說法像個爛gag,但很多家長、某些「領導人」(我有理由相信,包括立志「做好佢份工」那位)、一些所謂「學者」,的確視遊戲如洪水猛獸,像K仔入侵學校,要打擊。
我雖然幹這行,但也不能盲目為這行說好話,有些指控,並非無的放矢。譬如在Play Station、Xbox、PC一直賣個滿堂紅的Grand Theft Auto (GTA),就是以偷車、搶刧、殺人,甚至先召妓後搶刧為題材,越墮落,越快樂。
我不贊成動輒要禁要封,但那是出於重視人的自由意志和選擇的權利,說這些遊戲完全不會對人的行為構成甚麼影響,我是不相信的。假如我這樣相信,也不會讓我覺得好受一點,只會讓我覺得自己的行業無聊一點,工具一定是兩面的,K仔也是沿用已久的麻醉鎮痛劑。所以如果某些遊戲會對玩家構成壞影響,我有理由相信我也可以利用遊戲去形成一些正面的潛移默化。
說西方的、單機的、也不是手機上跑的GTA,有點遠,那只是廣義上的行家。我更關心的是中國的同行怎麼做遊戲,玩家都在遊戲裏幹甚麼、享受甚麼、追求甚麼。
托河蟹政府的福,地球的這邊沒有山寨版GTA(我卻是滿期待的),甚至越來越跟大陸看齊的香港,恐怕亦容不下GTA,倒是《美女厨房》之流,獲當作合家歡節目觀賞。但這不代表我們的遊戲很健康。蒸餾,得到的不過是沒礦物質的純水(河蟹作蒸餾這個比喻真夠爛)。
硬性暴力和色情禁掉以後,中國社會對網絡遊戲的指控不外乎是年青人過份沉迷等,軟弱無力,就算看金庸一樣可以過份沉迷吧。天天看幾個小時電視的大有人在(包括家母),天天上網、玩網絡遊戲6小時,卻居然被指是網絡成癮,要納入精神病了。
相對而言,遊戲的內容是否能帶出甚麼訊息、滋養甚麼價值,卻是乏人問津的議題。玩家在遊戲內打怪、升級、PK(對打),追求的離不開單元的力量。有力量就有認同,這是社會上有錢就會得到認同的投射。主流的遊戲商業模式是付錢的可以能人所不能,更是整個中國社會的遊戲規則的縮影。反過來,玩家又會把遊戲裏面的邏輯投射到社會,讓現實進一步被強化。
社會對遊戲的期望,只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卻期望多一點點,販毒之餘,起碼同時賣些維他命。
p.s. 想太多,手太小。草草收筆,吃飯、幹活去。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M1wKoPFUcQ&hl=en&fs=1&]
– –
延伸材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