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人被問到創業的原因,總覺得需要給些得體的答案。但其實我們心裡清楚,有原因就不錯了,那談得上甚麼宏願?說白了,很多人不過是工作上得不到滿足感,甚至精神分裂,才想透過創業以喜歡的形式做喜歡的事,僅此而已。
諷刺的是,以為主宰了自己生活方式的創業者,事後往往發現自己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異化,跟創業的「類本質」越走越遠。
認識的科網創業朋友中,沒有一位不想做自己的產品,卻同時又幾乎沒有一位不是同時在兼顧外包項目。原因香港人都懂,這個投資勝地並沒有IT投資生態,讓投資者低價買入創業者的「期貨」,日後賣出套現。各種原因,大家都懂,反正生態圈不存在是客觀事實。研發產品需時,賬單卻不等你,接外包維持生計最可控最實際。
問題來了。產品通常是創新而前瞻的,至少我們自以為是;而市場需求卻很務實,有時甚至務實得叫人害怕--比如當我知道在極度好用而且免費的Gmail橫行的今天,朋友的IT公司還為多少客戶管理郵箱並且收取月費。另一常見情況是,你想做的產品是一個範疇,而容易到手或毛利高的外包卻是另一些範疇,要麼行業不一樣,要麼所用技術不一樣。反正產品是一回事,外包又是另一回事。精神再度分裂。
這還不止。弔詭的是,你盡最大努力去找外包養活團隊,而當你終於接到更多更大的項目時,原來已經沒有時間沒有人手去兼顧其他事情了。然後在某個夜闌人靜追趕項目死線的晚上,筋疲力竭的我們會突然想起,啊,原來當時我們想過要做這樣那樣的一款產品。
有徹底的解決辦法麼?偉人也許有,我能分享的,只有幾個跟現實較勁的點子。
一做產品與其從宏觀環境找題材,不如從下而上,從生活、從身邊的人和事找題材。一則宏觀層面找的題材一般規模龐大,甚至贏者全取,不適合以外包所得的利潤慢慢做。創業和融資之間不是等號,但有些產品沒有資本沒法做成,是IT業的本質,並非努力就能改變。二則既然創業就是在生存以外找生活,在生活上找靈感不但更得心應手,也能讓自己更享受整個過程,就算結果輸了,至少贏得過程。否則如果為了某個商機才關注某些事某些人,就和打工分別不大了。
二在生存的大前提下,盡可能篩選外包項目,避免唔理好醜但求就手。寧可犧牲毛利,也選擇跟產品相關的項目,藉此積累產品設計和源代碼,更重要是跟真實用戶互動,了解他們的心態和需求,讓自己逐漸走向產品,而不是越走越遠。或許你覺得找跟產品相關的項目很難,但別忘了產品開發出來以後,你還是需要為產品找客戶的。
三自律控制接外包和產品開發之間的資源投入,並逐步加重產品開發的比例。對於很多創業公司,to-do list的第二項很可能不是第二件會做的事,而是永遠不會做的事,因為外包客戶的請求總是以preemptive multitasking的方式插到最上面,一件接一件。我們必須為產品開發分配一個固定比例的人手,那怕只是十分之一,而且一旦定下嚴守自律,不要因為外包時間緊張就抽調資源。這有如政府的預算案,教育醫療扶貧房屋交通基建環保儲備通通重要,但不可能完全搞定一樣才處理另一樣。只要是你真心相信重要的事,無論如何也得分配適量資源去做(當然政改不妨在搞定宇宙間所有民生問題才處理)。把人員分成兩隊當然比較理想,但沒有條件的創業公司,唯有把自己每周的時間劃分成「產品天」和「外包天」了。這絕對是困難的,但創業本來就不容易吧。
不是說必須做出自有產品,創業才有意義,自立門戶的醫生、律師、會計師,透過服務別人能賺錢又有意義,哪會考慮甚麼產品不產品。這也是IT可悲但更可愛的地方,所做產品獲得認同的成功感和回報都是無可比擬的。當然,代價同樣巨大。那是等價交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