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電影人近年經常討論內地的合拍片和港產片之間的取捨,電影業何去何從。眾說紛紜,但即使對港產片多悲觀,比如認為現在已經沒有真正意義的港產片,認定港產片已死等等,也鮮有人否認港產片在八九十年代曾經輝煌過。
可是說到遊戲,則大部分人心裡面壓根沒有「港產game」這個概念。當然,硬是要說,歷史上總有香港公司開發過遊戲,而且也正在開發,比如《古惑仔》。港產遊戲這個概念不存在,是說這些遊戲數量不多,影響力欠奉,也沒有在題材、畫風、玩法、收費模式等任何範疇形成風格,不論是好還是壞。
相對而言,香港的鄰近地區很不一樣。日本作為世界頂尖的遊戲大國不消說,風格強烈,一直創新,經典無數;韓國雖然以前一直抄襲日本,但在業界和政府多年努力後也生產了不少韓風遊戲,國內俗稱「泡菜遊戲」;至於中國出產,雖然很多元素為人詬病,比如功能堆砌,比如付費就能稱王稱霸,扭曲遊戲初衷,畢竟也形成了一套自有體系和非常成熟的產業生態;甚至台灣,即使現在產業式微,也曾經出品過自成一格的遊戲如《軒轅劍》等,也有一定的積累和文化底蘊去寄望再創輝煌。就是香港遊戲,要麼就沒有給人留下印象,要麼除了古惑仔還是古惑仔。有次同業讓我試玩他的新遊戲,我說真沒看出這是香港公司做的,我本意既非批評也非讚美,同業卻是洋洋得意,似乎讓人誤會歐美出品是項成就,讓我事後思考不少。
解釋這種情況,最典型的論述從來都是本土市場太小,這個用以解釋各種現象的「萬能key」。但即使萬能key也解釋不了,為何芬蘭這種人口跟香港相若的國家卻可以冒出Rovio、Supercell等一家又一家既有風格又無比賺錢的遊戲廠商。口頭禪不就是對的,香港市場相對大陸、台灣、日韓等地當然是比較小,可是要養活一個遊戲產業還是綽綽有餘,更何況,港產game不一定只能在香港賣。
我把港產game從來沒有出現的原因看得挺簡單,無非就是效率更高,風險較低的賺錢方法,讓業界沒法靜下心,沉澱下來開發遊戲。對遊戲沒有興趣的,既有金融地產各種機會,不會為了賺錢選擇這個行業;選擇了遊戲開發也做得不錯的,則紛紛轉型發行為主,因為日韓歐美尤其大陸已經出產了大量在當地驗證成功的遊戲,這些公司絕大部分不會特意設立香港分公司,選擇交給本地的發行商銷售維護,本地遊戲廠商只要付出合理的代理條件,總能拿下發行權,而因為香港玩家很接受外來(也包括「內來」)遊戲,發行作為一盤生意基本上有數得計,風險不高。
既導演過完全本土的《打擂台》也導演過內地票房十二億的《西遊.降魔篇》的郭子健,上週在專欄撰文《兩邊不是人》,講述自己如何在港產片和合拍片的夾縫中生存,十分深刻。其中的結語,讓同樣夾在中港的我感同身受:「既然很多事我們也控制不了,改變不了,那充甚麼大頭鬼,就做一些自己懂做的和能做的,既然面對市場我們兩邊不是人,那不如反過來面對一下自己!」
無論港產片作為一個產業有多困難,依然有人堅持要拍,是出於對電影的熱愛,是因為把電影視為文化載體,或至少是自我表達的渠道。至於遊戲,歸根究柢,還是遊戲人怎樣理解它。如果它不過是件商品,世界各地已經那麼多好遊戲,香港人都能玩得到,沒有港產game正如沒有港產飛機,沒什麼值得可惜的。可是,如果遊戲不單是件商品呢?
# 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4.12.28 “Ryu vs Ken” 專欄
* 圖:古惑仔onlin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