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約十年前開始普及,對Nik起了很大影響。Nik不太熱衷於跟電子產品的新型號競賽,卻更喜歡了解互聯網和通訊科技給社會帶來的影響。
98年,流動通訊業界巨頭Phone.com(現Openwave)、Nokia、Ericsson和Motorola等草擬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樂觀的Nik跟很多人一樣,以為WAP的平台和終端推出後,手機可以像電腦般上網,而流行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Nik自那時開始深信,手機上網會滲入人們生活每一個環節。
“我記得99年時,專業的市場分析大都預測3G將於2001推出市場,速度為2Mbps。現在回想起來倒也荒謬。”當時Nik甚至想,到時家裏的電腦也乾脆用手機連接上網好了。
然後,WAP手機和服務在2000年陸續推出,市場大失所望,紛紛宣判WAP已死。02至03年,隨着GPRS、彩屏和弦手機的推出,手機上網市場稍為改善,但仍然是小眾的玩意。
等了幾年仍在相信上網手機會改變生活習慣的Nik,2004年的今天,終於在使用3G。
購買了和黃3的NEC C616 3G手機的Nik,覺得網絡及手機不太穩定。使用了幾天,手機當了幾次。至於網絡,下載的確很快,連視頻流都很暢順,只是掉線比較頻密,紅磡到羅湖的火車上,經過每條隧道時都掉線。雖然Nik知道在很多國家,即使先進如日本,地鐵和隧道內用不了手機是常有的事,但畢竟香港人習慣了的高質素的網絡,不能自降期望。唯有寄望和黃盡快改善。
有趣的是,Nik卻把當機視為理所當然,顯得不太介意。他覺得,以前的手機軟件很簡單,現在 的NEC C616,卻更像電腦,就連介面也像Windows(Nik想,假如像Mac就好了),屏幕右上方甚至有一個圖象表示是否正進行多工運作(Multi-tasking)。 既然像Windows,當機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Nik覺得,與其期望剛推出的3G手機完美無瑕,不如要求完善的售後服後,如免費且便捷地為用戶更新內置軟件、在網站上詳細地列出手機的“蟲”和解決方法等。Nik續以Windows為例子,指即使它穩定性為人垢病,但至少提供了完善的支援網站,不斷提供更新。現在和黃3的用戶,卻只能在網上非正式的用戶討論區找支援,反而在官方網站只有宣傳和基本資料。
Nik認為到了3G,不單是軟硬件,連推廣和服務也應該和互聯網/個人電腦看齊,特別重要的是給予用戶切實的期望。像ICQ,清楚說明哪個版本是試用版(Beta version),哪個是最終版,希望搶先使用新功能的用戶,即使發現試用版不穩定,也從不抱怨,反而將意見反饋,協助服務供應商除蟲。相反,假如被和黃宣傳攻勢或超低價吸引的用戶,期望着如2G網絡的質素和時下手機的穩定性,卻可能怨聲載道,甚至因此惹來傳媒的負面報導,破壞市場的健康發展。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主席Nicholas Negroponte在他的暢銷書《Being Digital》說過,最欣慰的是讓母親學懂了用電郵與經常出差的自己溝通。同樣因為工作經常在內地的Nik,習慣每晚致電年老的父母,做視像通話是他的一直的期望。不過,不足一千元的超值價仍沒讓他買3G手機給父母,因為他仍得等──等3G手機變得像Mac般易用、Linux般穩定,最重要是,等內地的3G網絡推出。
不過,3G在港的推出總算讓Nik看到,他所等的,就在不遠的將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