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好些作者在用 Substack,它有甚麼優點?
🍰 對於作者,Substack 的優點包括:
- 文章直送讀者:在 Substack 上,每篇貼文同時也是電子報,系統直接以郵件發給讀者,雖然那不代表讀者就會開信,但有機形成的讀者群開信率一般超過 20%,經營得當的電子報甚至超過 50%,比 Facebook 粉專等社交媒體的觸及率隨時高 10 倍。即使 followers 比較少,真正接觸到的讀者可能更多,而且大多屬細心閱讀的群體。
- 支持開放標準:不把作者和讀者困在封閉花園,支持電郵與 RSS 兩大元祖級互聯網標準。讀者除了在 Substack 網站和 app 閱讀,也可以用 gmail 或任何其他郵箱閱讀;雙向支持 RSS,外部讀者可使用 RSS 訂閱 Sustack 作者,反過來 Substack 讀者可訂閱外部作者的 RSS。
- 可選付費功能:作者可對電子報收費,Substack 抽取 10% 分潤,可惜因為金流管制,台灣的作者需要有外國的銀行帳號才能收款,不過,Substack 允許作者引導讀者使用其他方式付費。
- 萬般帶得走:底線是,假如有天 Substack 崩壞,或者作者選擇搬家,可以輕鬆導出所有讀者的電郵地址,跟讀者保持溝通,或者導入新的平台。
☕️ 但你也推介 WordPress,到底哪個比較好?另外以前也推薦 Matters,你是業配麼?
🍰 我是人肉 AI,雖然意見毫不中立,但不接受業配,以訂閱為收入來源。
WordPress、Substack、Matters 都很棒,哪一個最好,需要視乎作者的需求。
以下嘗試從幾方面比較 WordPress 與 Substack:
- 技術知識:雖然託管的 WordPress 系統用起來不難,但論用戶介面, Substack 會比 WordPress 簡單一些。如果你的最大考慮是易用,Substack 是更好的選擇。
- 掌控程度:如果你需要全面掌控個人品牌和網站內容,而且隨著時間推演可能會有更多需求,彈性最大、外掛最多、自主管理、完全開源的 WordPress 會比 Substack 優勝。
- 社群互動:現在幾乎沒有新 RSS 使用者了,除非你已經有穩定的 RSS followers,否則在個人 WordPress 網站貼文後需要透過在社交網絡分享等方法通知讀者,不然等人搜尋到文章很講緣分,也很慢。相對來說,在 Substack 貼文比較像個社群,雖然也需要慢慢積累讀者,但可能會得到生態內的讀者或者其他作者推介,能帶來社群流量,另外也有留言、分享等互動。
☕️ 既然 Substack 和 WordPress 各擅勝場,那兩個都用就好?
🍰 這是好提議,那個叫高重建的傢伙就是既在 WordPress 網站 ckxpress.com 貼文,又透過 Substack 發信給讀者。
同時使用兩個平台,有幾種不同的搭配:
- 假如貼文主要是大塊頭文章和深入報導等,而文章更新不太頻繁,比如每週一篇,可以把個人 WordPress 網站定位成文章的「總店」,服務的「直銷」,Substack 電子報、Matters 等定位成文章的「分店」,服務的「分銷」;首先在個人網站貼出,再透過 Substack 分發,在 Matters 甚至更多更多社區轉載。當然,轉載的平台越多,行政成本也會隨之而提高。
- 如果是團隊或者媒體,更新較為頻繁,比如一日多篇,則不建議每篇都透過 Substack 分發,否則讀者會收到大量郵件,可能因此退訂。這種情況比較適合在 WordPress 貼文,在社交媒體分享,然後每週整合成電子報透過 Substack 分發,電子報中只放文章標題或摘要,看全文的話點鏈接到官網,既省字數,又能替官網帶來流量。
- 若網站綜合了多種內容或者產品,可以選定其中一個主題,圍繞它在 Substack 經營一份電子報,並偶爾推薦官網上的其他內容或往上行銷其他產品。
☕️ 那如果純粹閱讀呢,Substack 好用麼?
🍰 這也很視乎讀者的需求。
- 假如你是重度讀者,閱讀廣泛而大量的文章而不怕孤獨,最宜使用 RSS 閱讀器,如 Feedly、Inoreader、NewsBlur 等。
- 「重社交、輕閱讀」的讀者,則較適合 Twitter、Mastodon 等社交媒體。
- 至於 Substack 則介乎兩者之間而傾向前者,適合「重閱讀、輕社交」的讀者,平台上比較多內容深入、文字量大的內容,跟作者有些簡單互動如留言和討論等。
對於讀者,Substack 的一大優勢是一方面是個社群,另一方面又可透過 RSS 訂閱社群外的作者,讓讀者使用單一工具滿足閱讀需要。
☕️ 推薦 20 份 Substack 上的中文電子報,分門別類,並以不多於 20 字介紹。
🍰 Substack 上的中文電子報遠少於英文,不過也越來越多,品質越來越高了。
區塊鏈、AI、科技:
- 區塊勢:白話說區塊鏈,內容深入淺出,議題不落俗套。大推。
- 🐹 知識倉鼠:專注 AI 的技術與趨勢,選材與寫作均十分認真。
- Mclarentee:Forbole 創辦人 Terence 的比特幣佈道會,兼談投資、創業、web3 等。
- Web3Matters 馬特週報:Denken 與其他 5 位編輯每週為你挑選及點評 web3 相關文章。
- Web3Brand:web3 與 AI 如何幫助品牌與企業的個案與思考。
- 鏈閃 – 最懂你的 Web3 媒體:每週點選約 10 宗環球 web3 相關新聞與評論。
- 區塊D世界:D 大叔對 web3、科技、商業、行銷以及個人經驗分享。
- 天方鏈談|1003 blocks:每週一篇區塊鏈相關個案分享,每月一篇「思考型文章」。
-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日本新創的案例鮮有中文報導,定位相當獨特。
- Vicky’s Newsletter:新創、商業與科技的分析,也有工作效率與生活的討論。
個人:
- 董富記快報:董啟章的文字工場,轉載明報周刊專欄,連載長篇小說。
- 閭丘露薇:資深記者對媒體、時事、社會、生活的觀察與分享。
- 黃牛山人筆友:離散 Liker Land 創辦人,居英港人分享生活與掙扎。
- 膠豬媽。窮風流:移居澳洲的港媽,分享教育、親子、生活種種。
- 加恩書不起:很個人的生活分享,經 stand-up comedy 的手寫出來。
- 圈套:出版從業者,星戰迷,分享生活、介紹書本,偶有產業觀察。
- Leafwind:居日台灣人,區塊鏈、AI、數據都熟悉,產量不高但品質有保證。
時事、社會及其他:
- 法庭線:「法庭現場,見證記錄」,週報涵蓋過去一週主要審理案件。
- 集誌社:專業新聞工作者香港在地報導,「監察權貴、深入求真」。
- 說好香港故事囉:居英前蘋果記者細說香港昔日故事,「不扮高深,只求傳真」。
- Heterotopias:行動者對「文化、政治、社會、技術與空間的批判思考」。
☕️ 訂閱這麼多電子報豈不是塞爆我的郵箱?
🍰 假設你的電郵地址是 [email protected],可使用 [email protected] 來訂閱電子報,並在 gmail 設定過濾器,讓電子報跳過 inbox 全部放進一個特定收件夾。
同樣的方法適用於 Proton Mail 和部分電郵服務。
☕️ 也推薦幾個支援 RSS 的媒體讓我在 Substack 訂閱吧。
🍰 雖然現在的網站很少提供 RSS 訂閱鏈接,但其實很多網站還是支援 RSS,包括所有 WordPress 網站,Matters 每一個作者的文章流等,以下推薦幾個:
- 報導者:「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
- Openbook 閱讀誌:書籍評論、文化觀察、人物專訪,致力推廣閱讀。
- Wave 流行文化誌:最不像娛樂新聞的娛樂新聞,觀察流行文化,批判社會現象。
- 獨立媒體:毫無老態的老牌獨立媒體,覆蓋主流時事之餘,不忘小眾議題。
- Matters.town 馬特市 :「去中心化的創作社群與內容生態」,鏈接以作者「貓咪旅行中」的文章流為例
- 庭刊:每日親赴香港各級法院,在地報導主要案件。成立半年,收支嚴重不平衡,需要大家鼎力支持以維持運作。
☕️ 我只叫你推薦媒體,幹嗎夾帶私貨,鼓勵我訂閱《庭刊》?
🍰 這就是人肉 AI 暫時還優勝於機器的地方。再說,內容有價,記者要吃飯,公民不以行動支持獨立媒體,下次我哪有優質媒體向你推薦?
免費訂閱《DHK 週報》,每逢週四文章直達郵箱。
付費成為「道友 Pro」,加入 Signal 討論群,每月獲 DHK 空投,每年生日獲得贈書,不定期參與專屬活動。收入全歸 DHK dao,從事 web3 公民教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