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朋友JP春節假期跟父母到廣州旅遊,問我「還可以」的酒店住一晚約多少錢。「百零蚊」這個,遠低於他的概念,於是追問是否只是招待所,又懷疑我的標準是否太低云云。
事實上,我雖然樸素簡單得讓身邊的人覺得過份(我媽剛說我的牛仔褲一洗乾淨便又要再穿很可憐,我口說其實有一百條牛仔褲我還是只能穿一條而已,心想這種Just-in-time衣服物流才是最好的),但其實對居住環境的衞生要求也很高。只是純種香港人JP不了解近年國內很流行的連鎖商務酒店而已。
中國地方大,商務旅客特別多,他/她們對酒店的期望一般不會超過舒服乾淨的牀、水熱又猛的花灑、和最最重要的寬頻。其他很多如氣派的大堂,豪華裝修等,都是多餘的。反而,有些很豪的酒店,想上網要搞半天,又要再另外收費,對出差的住客來住根本是本末倒置。
於是平價連鎖商務旅店應運而生,它們滿足出差旅客的基本需要,其他花巧全部欠奉,一般是把舊大廈整棟長期租下翻新,價錢控制得很低,在廣州就一百多二百左右。
其中一個近年冒起很快的是定位為中檔酒店的漢庭。正好它們春節期間做推廣,任何等級的房間都只是100元,平得連「摳門王」如我都沒話可說。我有多摳門?話說有次在上海轉機要待一晚,虹橋機場附近的漢庭的普通房才149元。當時我見已經凌晨一點,早上八時多又飛了,乾脆致電訂四小時的「休息房」(休息房用途很有想象空間,但反正這也是酒店減少空置率的手法之一就是),盛惠100元,等到接近凌晨二時才check in,甚至連早上六時的免費往機場的擺渡車都賺了。
值得一提的是漢庭的口號——「人在旅途,家在漢庭」,讓長期在路上的我覺得很「么心么肺」(窩心也)。不過,漢庭也好,乾脆把名字起作「如家」的另一個連鎖也好,Grand Hyatt也好,都不可能給你家的溫暖感覺。
延伸材料(此非廣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