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講解了 Signal 的三個進階技巧,徇眾要求(眾=1),這次再介紹另外十個簡單易用的秘技。大家不妨「自我檢測」,看看從 0-10,對 Signal 有多熟悉?
0. 焚書坑信
訊息自焚是 Signal 廣為人知的功能,不使用的用戶大概是認為方便搜尋昔日訊息比私隱重要吧。
設定訊息的自焚時間,可在跟特定聯繫人的對話框右上方菜單點 Chat settings ➛ Disappearing messages,再選合適的保留時限。
而我則會更進一步,點個人頭像進入設定,選 Privacy ➛ Default timer for new chats 預設新對話保留四週後自焚,想要例外時才於個別對話框修改。這除了是以 privacy first 為原則,也是活在當下,太多資料即是沒有資料,與其甚麼都儲存再說,不如遇上重要訊息才好好保存。
1. 反口覆舌
偶爾不小心發錯訊息,可長按對話泡,選 Edit 或 Delete 修正或刪除。訊息發出後被修改,對方會在旁邊看到「Edited」;訊息發出後被刪除,對方會看到「This message is deleted」,換言之,會知道你曾經發出訊息。
考慮到如對方已讀或正好在讀取訊息,可能會忽略訊息更新,我通常會避免使用 Edit 功能,寧願多發一條改錯,況且偶爾說錯、下一句修正也更符合日常對話的習慣,更自然。
2. 已讀不回
Signal 預設以實心雙剔顯示訊息已讀,大概是因為「已讀不回死全家」的詛咒,不少平時不在意私隱的朋友,也會刻意關上顯示已讀及正在輸入的選項;方法是點選個人頭像再選 Privacy,關上 Read receipts 及 Typing indicators 的設定。
等價交換原則在這裏依然成立,避免讓對方看到你是否已經查閱訊息,也會令你看不到對方有否讀取訊息。
3. 自言自語
每個 Signal 用戶都有一位聯繫人,自己。給自己發信,等同於寫筆記。你大概會問,為甚麼要大費周章,不寫在 Notes、Keep 等 apps 就好?答案又是加密。
試想像這個場景:你需要在手機的 Metamask 輸入助記詞,但助記詞儲存在電腦,要怎樣把如此重要的資料發送到手機?只要在兩邊都安裝 Signal,登錄同一帳號,在電腦發限時訊息給自己,然後在手機端收取訊息,便能把助記詞從一台設備送到另一台,同時確保過程點對點加密。不過,除了點到點加密,還要注意手機本身的安全,TikTok 以前就曾被爆不停讀取用戶剪貼簿資料,如你曾在 iPhone copy & paste 助記詞到 Metamask,很可能早已被 TikTok 看光光。2020 年,蘋果更新至 iOS 14,apps 讀取剪貼簿內容時會發出通知,TikTok 的惡行才暴露人前。而如果你用的是被魔改過的 Android,需要防範的 apps 就更多了。
我習慣 pin 著 Note to Self 讓對話串置頂,有事沒事自言自語一番。
4. 夜尿提示
剛說完 Android 壞話,分享一個 iOS 版沒有的功能:定時發送。輸入訊息後,長按紙飛機發送鍵,可設定於未來才發出訊息。
特別貼心的用戶,想到的用途可能是避免在深夜發訊滋擾對方,不過這個年頭大部份人都懂得適時關掉提示,我長期關掉所有提示與來電不知多少年了,所以定時訊息更有用的功能或許是推後報告發送時間讓老闆以為自己工作到深夜,或讓老闆向下屬「扮工」?搞不好,甚至可以給推理小說家設計完美殺人詭計,為兇手製造不在場證明?
好吧,比較正經的用法也是有的,例如配合上述的 Note to Self,於特定時間給自己發信提醒。
5. 出外鎖門
正如外出時該鎖上家門,若你的訊息也像家中財物般重要,就應該在切換或關 app 時鎖上 Signal。設定方法為點選個人頭像 ➛ Privacy,打開 Screen lock 及選擇啟動時長。
除了屏幕鎖,Signal 也提供註冊鎖,以同一電話號碼在另一設備註冊需以密碼解鎖,否則要等待七天重設,且如聯絡人等所有紀錄會被重設。不可抗力可要求電訊商配合,國家機器有能力強搶你的帳號,但假如上了註冊鎖,搶帳號便需時七天,而且得到的帳號也會資料盡失。
上期提及如何以用戶名標識身份,避免公開電話號碼,則更進一步,有效避免不可抗力強搶帳號。
6. 床下底的曲奇餅罐
有別於 Facebook Messenger 及其他即時通訊 app 還儲存著我十幾年前的訊息,Signal 並不儲存任何用戶的訊息於伺服器,在某些情況會引起不便,但正如我上期所說,「it’s not a bug, it’s a feature」。
如需把訊息和圖片等遷移至新設備,Android 用戶可在本地備份 Signal 對話,訊息備份由一組長達 30 位的數字加密,於新設備安裝好 Signal 後,必須提供這組密鑰才能把原有訊息遷移。該選項可於設定 ➛ Chats ➛ Chat backups 打開。
至於 iOS 版,雖然沒有 Chat backups 選項,但若同時持有新舊 iPhone,又沒移除原有的 Signal,也能把訊息過渡到新 iPhone。
然而,若在 Android 及 iPhone 兩個生態之間切換,則暫時無法保留通訊紀錄。It’s not a feature。
7. 地下讀書會
若你是讀書人,而所在地的政權像戒嚴時期的國民黨般壓制思想言論,可把聚會移師網上,但需注意數位不等於匿名,兩者沒有必然關係,比如 Telegram 聊天就預設明文不加密。
要確保聚會所有對話點對點加密,可在 Signal 下方點選 Call,再選 Create a Call Link,抄下連結,再透過 Signal 發給與會者。Call Link 功能跟 Zoom 和 Google Meet 的會議連結相若,但最大分別依然是私隱:不論任何情況,Signal 始終秉持端對端加密原則。
8. YOLO – 不在乎天長地久
給朋友分享照片時,可在選擇照片後,點選「Add a message」後方的無限「∞」,讓符號變成「1」,描述變成「View once media」,那麼對方將只能打開照片一次,沒法重看。
務必注意這功能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對方要截圖的話你可沒法子。別怪 Signal 考慮不周,畢竟即使在客戶端阻擋截圖,對方同樣能以另一手機拍攝畫面,沒有區別;信不過對方,就連一次性圖片也別發過去。
9. 真·私己錢
Signal 自設 MobileCoin(MOB),但很少人使用。有別於主流的 Bitcoin、Ethereum 和穩定幣等,MobileCoin 是私密貨幣(privacy coin),交易內容全被加密,是真正意義的「加密」貨幣。Monero、Zcash 等私密貨幣廣被各國政府打壓,很難出金,MobileCoin 也不例外。關於 MobileCoin 及 Signal 選用它所引起的爭議,可以聊的很多,以整篇文章去談都不為過,這裏就此打住。
雖然 MobileCoin 並不流行,但如想體驗,可在設定選 Payments ➛ Activate Payments,接受使用協議後開通。跟其他密碼貨幣一樣,錢包附帶一組 24 字的助記詞,保存好助記詞,用戶能獨立於 Signal 帳號管理該錢包。
10. Donate to Signal
呃,被你看穿了,這是第 11 個,而且不是技巧。
還是說,在設定頁選 Donate Signal,以行動支持這個處處以私隱為先、免費又沒廣告的通訊神器,才是最需要大肆宣傳的「使用技巧」?
*延伸閱讀:不會這三招,別說自己懂得用 Signal
p.s. 我除了是社交白痴,也是關公白痴。like.community 只是 LikeCoin 從沒正式推出的 pet project,本來通知小量用戶就夠,我卻以為有始有終,煞有介事撰文公佈關站,順道記錄部落格文化變遷,作死沒事找事,結果釀成坊間誤解「like.community」是指 LikeCoin 社群,誤會關站意味 LikeCoin 告終,輕則來信安慰問候,重則大手賣出 LikeCoin 走為上著,我才發現遠遠高估自己的解說能力,或讀者理解細節的耐性,或兩者皆是。到底要怎樣才說得清楚,LikeCoin 不但不會死,還即將升級 v3,大步向前。拜託,關公白痴,這該寫在標題而不是三千多字長文之後好不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