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往來廣州、香港,不下一百次。
絕大多數時候,我都是坐廣深線和諧號(誰起的名字!? 拜服 orz),在羅湖過關,坐東鐵線往來羅湖、大學。家住馬鞍山。
近年唯一一次坐直通車,是因為前年的雪災,極大量春運旅客囤積在廣州兩個火車站,讓我連撥帶推都沒法走進廣深線大堂,最後唯有利用「特權」,向保安出示回鄉証,乘坐港穗直通車去。
為甚麼不坐直通車?高官不會懂。廣深線¥75,加上從大學到羅湖的八達通價$21.8,總共才港幣$107.3。直通車呢,盛惠$190,幾乎貴一倍。
你會說,時間就是金錢啊。就是,所以我才更加不會坐直通車。從大學起算,到羅湖22分鐘,過兩個關口到深圳火車站15分鐘,我路比較熟走路又快算是例外,保守點算30分鐘。深圳到廣州的火車10到20分鐘一班,即買即上車,車程65分鐘。即大學到天河2小時10分鐘。
直通車呢,大學到紅磡,跟到羅湖一樣需22分鐘,直通車約1小時一班,而且不像廣深線,拿著票隨便坐當天哪班都可以。假定過關連等車20分鐘好了,車程115分鐘,下車再花5分鐘過關,共2小時40分鐘,比我在深圳轉車還慢30分鐘。
家母聽到新聞描述的美麗圖畫,說高鐵建成後48分鐘就能從香港到廣州了,跟去廣州比去中環還多的兒子說「第日咪好方便?」
我固然也奢望,港府的政策能幫平民像我省下寶貴的時間,多陪家人,可惜卻只能回應家母:「除非我哋住響西九啦!」
* * *
現時北京往來上海的夜班火車要十一小時,睡一個晚上,但我來往上海、北京也傾向坐火車,他日廣東8小時到上海,10小時到北京的鐵路,我肯定是粉絲級用家。可是,歴史再一次重覆,以價錢和時間算,要去西九上車,我倒不如去福田站。換言之,這條要花652億興建的高鐵,對我和幾百萬住在北面的市民而言,幾乎毫無意義。
公共專業聯盟提出新方案,改在西鐵錦上路旁建總站,另加支線到青衣接駁機鐵出到九龍,成本減半而對大部分人更方便1,卻被政府秒殺,罕有地高效率。
余一介「哩民」,實在沒法理解,既然西鐵和機鐵的剩餘載客量這麼大,錦上路的地那麼多,怎麼高鐵總站就必須在西九。政府似乎覺得,天水圍、屯門、元朗、上水、粉嶺、大埔、馬鞍山的居民反方向去西九很是方便,港島、九龍的居民順方向往錦上路十分麻煩。哩民略懂數學,知道那叫“weighted average”﹣﹣西九龍附近的居民特別重要,她/他們走一步,貴過我走五步。如此說來,假如他日西九的樓價要比我家高五倍,也就容易理解了。
還是說,港府必須讓北下的訪客一下車就看到堂皇的西九,不能讓人家花10分鐘在錦上路轉車,看到香港「落後」的一面?
我好想支持政府,但一條每名市民要花1萬元興建卻提供北上便利不足,破壞環境有餘的高鐵,我實在找不到支持的理由。幸好,我學懂了凡事向好的方面想,不以錦上路作總站,錦田、元朗一帶,暫時還能保存多一點鄉土氣息,少點屏風、空調,多點安靜、自然,他日我退休耕作,或許還有可選的地方。
回歸以來,對政府官商勾結的指控,多得有點濫。但高鐵總站選址如此邏輯,官商勾結之說,就算不是一矢中的,至少也算有的放矢。
這也是名副其實,形而上又形而下的邊緣化。本來就處於社會邊緣的港人,生活、居住已被擠到邊緣,而政府的政策,理所當然地繼續無視這批人,進一步把她/他們邊緣化,而且似乎推到周邊都不夠,推到深圳才滿足。
難怪唐司長說,月花2萬元,在深圳龍華生活質素一定比在香港好,勸港人到深圳居住。平常心觀之,正如「屌屌fing」之說,唐司長不過道出事實,我偶爾也說類似的說話。但這句理應出自「下有對策」的基層的話,出自「上有政策」的高官口中,反映的是政府有意識地想要「去蕪存菁」,讓「精英」留下和進來,至於「平民」,最好從香港地圖消失。
我不難過,這不算甚麼2。如果這種高官算精英,我不要與之為伍,我樂於被邊緣化。
﹣﹣
1. 新高鐵「貫通南北方案」「更快、更平、更好」
延伸材料:
更佳鐵路為香港
公共專業聯盟 – 高鐵新方案(YouTub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