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友pc家品茶。問我在國內經常出入的這些年,對國內人的公德和素質有甚麼感覺。
許多場景瞬間浮現腦海。
在北京「站」地鐵,總能感受到別人帶來的溫暖,來自其鼻息。還有免費的推背服務。
在廣州乘搭扶手電梯,總能放鬆心情停下來,因為十多年來沒試過可以靠左往前走。
步出上海虹橋機場,想要排隊坐計程車,隊伍不會越來越長,因為越排越粗。
但「國人很沒公德,素質很低」,都不是我的答案。其實,我從不輕易說這種話。
我討厭某些人把一切不合理和不公義的事情以一句「國情」為由開脫,但同時,不去理解別人生活習慣背後的成因,單純因為跟自己不一樣便視對方為不文明,那是過於自我中心。
說回乘搭扶手電梯吧。日本人在公德方面可算世界數一數二了。但東京人來到香港,可能也會礙在扶手電梯的左邊,因為這是當地的共識。我們都知道,也不會就因此批評對方不文明。但換了一個廣州遊客拿著紅白藍尼龍袋站在扶手電梯左邊,恐怕就要被鄙視了--儘管對他/她而言,乘扶手電梯從來就沒規定得站在哪邊。可不是每個地方都像香港般營營役役的。
當然有些公眾道德是基於健康,基於公平,是客觀的,比如不應隨地吐痰、不應尖隊。但也有不少只是當地的習慣,又或者不知反映哪門子品味的所謂「市容」,甚至是因為一些扭曲基本生活需要的商業考慮。
我有個六七歲的侄兒,以往父母跟他外出時總會帶備「平安樽」--小孩在車上沒法忍尿時即場解決用的塑料瓶。還好侄兒長大了,否則觀乎現時港人鞭撻公共地方「不文明行為」的凌厲,我好怕,在Facebook看那些無聊透頂、以嘲笑國內人不文明舉止為樂的分享時(至於其實是否國內人,已經次要了),會看到我的哥、嫂和可愛的侄兒。如果這能有那麼不文明的話,大概,地鐵站容得下許許多多的商店,而放不進半個人皆需要的洗手間,就是我們賴以自豪的港式文明吧。
公民教育,著實需要時間。二三十年前,香港也有很多比如「隨地吐痰得人憎」、「製造垃圾損市容」之類的公益廣告,就像今天大陸的男廁有點搞笑的「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之類。雖然香港人都清楚中國的人口有多少,但不親身感受,往往還是感覺不到龐大人口帶來的困難,比如春運。
有件芝麻小事留給我的印象很深刻。話說廣州地鐵推行輕觸式單程車票後,很多乘客不會出閘,於是地鐵公司安排了一些職員站在出閘口提供協助。可以想像,換了是香港,這些臨時工可能會持續那麼兩三周,或者頂多兩三個月吧。但在廣州,我卻一年又一年,足足過了幾年都還看見那些「出閘支援大使」,且也的確經常地看見不懂得使用輕觸車票的人。推動一款輕觸式車票尚且那麼難,遑論要跟國民就一系列的公德、禮儀取得共識。
事實上,大陸不但努力改善市民的素質,甚至經常矯枉過正。入鄉隨俗,有時蹲著的我在很多場合遇過「偽文明糾察」,有時,比遇到不文明行為更讓我火光得多。試過只是在商業大廈的大堂站著等人就給驅趕。最近一次是前陣子在北京的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側,我和朋友聊天時無論坐在花槽旁,還是輕倚在欄杆,都被管理員以「不好看」為由要求站好。倒是美國的展覽和研討會,到處坐著在地上休息、上網的人。當然,作為「一國」,港府也致力不讓內地城市專美,公園草地不准趟坐,不准這個不准那個,確保市民文明進步。
說了那麼多,回到好友的問題。平心而論,我認為香港人總體的素質的確明顯較高。假設比日本更講究公德的「理想國」打分是零,國內人的不文明程度為一百步,那香港人優勝很多,只有五十步。
p.s. 照片不是三十年前,而是上個月隨手拍的。地點諷刺得很,正是廣東道上,允許拍照的中國冰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