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開設 Base 帳戶、把部份資產橋遷到 Base、申請 Basename 後,今期我們將一起加入 Base 公會,在江湖中打響名堂。
請留意我說的不是工作的「工」,而是公共的「公」;不是工會 union(更絕對不是工聯會),而是公會 guild,學術界也有人音譯為基爾特。
公會起源於中世紀歐洲,指手工業者或商人組成的協會如鐵匠公會、木匠公會等,目的是保護行業利益、制定標準、互惠互利。不過,估計聽過公會的讀者,更多是源於打遊戲時,在 MMORPG 中加入過各種公會,或稱為幫會。
來到 web3 的世界,公會再獲重新演繹,意思跟 DAO 相似,通常指圍繞特定應用參與者的組織,透過製作內容、治理投票、攻略任務等,獲得通證、身份和地位。
以太坊上最流行的公會應用為 guild.xyz,多數公會都是以它搭建,比如 Uniswap、Hey.xyz 等,假如你曾經在 guild.xyz 加入過其他公會,可以跳過以下的第一步,直接加入 Base 公會。
是幸運也是不幸, Base 公會剛於昨天剛更新到 Guild v2,幸運者,今期的內容都是以 v2 為基礎,是最新的訊息;不幸者,我較早前準備內容所花的功夫,零分重做。

廢話少說,摺起衣袖,馬上動手吧。
1. 設定 Guild 帳號
1.1 打開 Guild v2
Guild 主介面的網址有夠難記,官方說那是象徵步入 new era。總之,訪問以上地址就對了。
1.2 以錢包登入
我比較傳統,習慣用電腦、瀏覽器、錢包插件,若你慣用手機或 Pad,可在瀏覽器打開後以 WalletConnect 登入、以如 MetaMask 等錢包的內置瀏覽器打開,或反過來以內置錢包的瀏覽器如 Brave 打開皆可。
1.3 填寫個人資料
設定頭像、用戶名、社群帳戶等公開資料。
多數公會都會要求或起碼鼓勵用戶追踪專案的社交帳戶,Guild 帳戶要先關聯 X 等帳戶,系統才能確認任務完成。
設定完成後,你在 Guild 便有了基本身份,顯示你的江湖地位,比如我的 IYKYK(if you know, you know)分數為 0.859,屬輕度自閉的「commenter」,而因為錢包用得比較久,是 level 9 的 Legend。

2. 初探 Base 公會
2.1 訪問 Base 公會
按 Join Guild 加入公會。截稿之際,公會共有 488k 成員,且快速增長中,相當火爆。
2.2 完成首項任務
Base 公會的首項任務可謂相當佛心,只要求訪問 Base 網站即可,不像多數專案要求必須追踪官方 X 帳戶,方便一般用戶,畢竟在香港和台灣,X 其實沒有太流行(老大不願意地,終於把 Twitter 改稱 X)。
點擊 visit link 訪問網頁後,即使一秒後便返回公會頁面也算是完成任務。這不代表更佛心,該是因為測量用戶花了多長時間看 Base 網站太難,監控也太敏感吧。
完成首項任務後,就能加入 Base Discord。
2.3 加入 Base Discord
老實說,我很怕用 Discord,也不知是介面專為 Gen Z 而設還是甚麼,經常令我眼花撩亂,不過為了完成任務,就即管加入一下。

不經意看到 Base Discord 的地區頻道中,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等地都有,但台、港、中全部缺席。我不知道這意味著甚麼,一方面可理解為 Base 鏈在這些地區不活躍,另一方面也可解讀為現在加入還稱得上是本地的 OG,甚至可主動請纓替 Base 落地。
有時候,積極和消極的想法,會在將來產生巨大差異。
3. 更多任務
公會頁面有很多任務,有些十分簡單,有些難於登天。完成的任務越多,能領取的資格亦越多,就像一份豐富的簡歷,代表你在公會的地位崇高(謎之聲:說不定他日空投 BASE 時,會算我一份?)
以下,我把任務粗略分為「舉手之勞」和「赴湯蹈火」以供參考,讓大家視乎自身狀況酌情參與。
3.1 舉手之勞:Basename、Guild pin
在原有 v1 的 Base Guild,目標用戶主要是 builders,不會寫程式的用戶幾乎無從入手,新版則親民得多,普羅大眾也能參與。
比如說,如果你按上期的介紹註冊了 Basename,和橋遷了小量資產到 Base 鏈,你已經不自覺地滿足了其中兩項任務,可以直接去認領證明。

另一個「低掛水果」是鑄造胸針,指的當然不是物理胸針而是 NFT,盛惠 0.00033 ETH,現價 1.3 鎂左右。有人或會認為區區 JPG 毫不值錢,但我認為不佔空間更佳,既可支持開源專案,也可為 guild 課點金,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3.2 赴湯蹈火:開發、推廣、KYC
好吧,我承認誇大了,不過是進階任務而已。
這些任務當中,有些條件只要是真正用家便會逐步滿足,比如在 Base 上有 10、50、100、1000 筆交易等;當然純為做任務而自製交易也不難,但是沒有必要吧。

有些任務牽涉開發,有 Github 帳戶的應可輕易滿足,否則無視即可,別為了可能發生的空投的可能參考的因素,無所不用其極。
技術以外還有個 Creators & Voices 的欄目,似乎很適合我和其他有意參與但沒有編程能力的用戶,不過暫時只寫著 Coming soon。
最後一項為 Coinbase Verification,雖然我支持 Base,但不得不對吐槽,明明我 n 年前就做過身分認證,你關掉我的帳戶不特以,現在卻又反過來請我做 Verfication 任務,難道真以為我願意為你赴湯蹈火不成?
在系列開首,我曾大讚 Coinbase 是左右逢源的極致,但來到這些細節就可看到,八面玲瓏畢竟並不容易。平台如是,用戶也如是,我或許能逐步攻克其他任務,但終究不會完成大滿貫,「左右逢源」。
p.s. 最近入場看了幾齣動畫,全都好出色,人氣最旺的《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反而只能排在最後。我不是說《鬼滅》不好,反而認為製作一流,只是更喜歡後面上映的兩齣;《鏈鋸人:雷潔篇》精彩絕倫,令人目不暇給;《極速一百米》的比賽場面令人置身其中,對人生的追求也寫得深刻,值得入場支持。接下來最期待的,當然是香港製作的《世外》和《小蟲蟲大冒險》了。一下子那麼多部佳作,搞得我毒不可耐似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