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最不民主

說投票最不民主,給當成瘋子事小,給批得體無完膚事大,但自己確實一直有此看法,不宣於口。以前在學生組織,這也是挺普遍的理解。我估計而且希望,現況依然。

「代議政制」一詞,我是在1984年在電視廣告首次聽到的。當時殖民地政府推出「代議政制綠皮書」1,以行動教育市民透過投票,選出代表間接替自己議政。中方大罵英方「別有用心」、「搞小動作」,所言甚是。自己臨別前播下民主的種子,站上道德高地,走得光彩,人家接過的卻不再是予取予攜的順民,而是逐漸醒覺的公民,的確居心叵測。帝國和強國之博弈我等小城管不着,反正,拜帝國的「小動作」所賜,民主意識得以在港萌芽。

代議政制,代者,假手於人也。一任議員官員四五年,投票即是讓選民每四五年關心一下周遭事務和城市發展。投票以後,返回自己的生活,營營役役賺錢去,錢多的炒樓,錢少的炒iPhone。投票,是大部份人關心和參與的休止符,打個勾,責任完成,感覺良好。就議題投票亦然,將議題簡化成是非或選擇題,作個決定,少數服從多數,不用回答為甚麼,關注、想像、討論油然而止。說投票最不民主,正因為民主的最大意義在於參與,而投票卻讓參與結束。

當然,現代社會無論如何沒可能像民主的發祥地古希臘般全民參政2,這也是民主社會皆奉行代議政制的原因。但不應忘記的是,個體的參與是因,選出代理是追求效率的果;不應本末倒置,因為議員存在所以市民閉嘴,而應持續監察及表達意見。表達的形式有很多,輕則回應政策咨詢、聯署、參與論壇或網上討論區、撰文等,重則集會、遊行、示威、抵制、罷工罷課甚至絕食。形形色色的參與,構成最近常說的公民社會。

很多香港人把代議民主和公民社會裏參與式民主二分,甚至把代議民主視為建設,參與式民主貶為破壞,實屬不幸的誤解。查實,代議民主和參與式民主互相呼應,相輔相成,甚至可以說,參與式民主是民主精神更高層次的體現,當事人的付出也更多更深。每個人皆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喜歡安逸的選擇讓別人代勞固然無可厚非,但責難願意進一步付出的公民卻是不該。當然,很多人針對的只是較激烈的行動,但需要理解的是,一則傳媒往往不激烈不報導而越激烈越報導,做成旁觀者偏頗的理解;二則公民社會的行動趨向激烈,歸根究柢是由於立法會和特首並非普選產生,無法吸納和反映公民社會的聲音,否則民間的行動一定平和得多,就算真的有所謂「唯恐天下不亂」的「尋釁滋事」份子,也沒有市場。

弔詭的是,香港議會和政府的不民主,反而造就了公民社會的成熟,大量市民的參與,而既然民主的最高體現在於參與,從這個角度看,當下的香港很民主。這個說法看似荒謬,但我的確是受近年高鐵、七一、反國教等集會中平民參與、各自發聲的畫面深深感動,以為自己回到了古代的雅典,覺得這個民主城市,嘩,好可愛。假如香港真正實現雙普選,殘酷的現實是這群人不再那麼深入參與社會事務,我會很天真的想,倒不如維持現狀好了。

也許,民主也像年青人的愛情,追求的時候,最是迷人。


--

  1. 可參考維基百科:代議政制綠皮書《代議政制綠皮書:代議政制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節錄《八十年代以來香港的政治發展》
  2. 話是這樣說,但其實當時女性和奴隸等均不能參政。詳見維基百科:民主的歷史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在〈投票,最不民主〉中有 1 則留言

  1. 「齊一」的個人頭像

    蠻認同的,民主其實也很多缺點。
    我曾想過一個問題
    如果今天有個重大決策,所有的專家學者建議投1,但這項決定對選民其實投1沒有利益,因此選民投2。最後結果也是2較多。
    但如果今天是獨裁,這項重大決定就可以強制投1,國家走向富強。

    看起來獨裁真的比較好。不過,獨裁也有個很大的問題,權力使人腐化,如果這項決定對統治者來說2比較好,所以強制1。國家GG。

    所以還是民主比較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