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正史所容的抉擇者——視覺小說《潛伏之赤途》

過去一週,梁曉暘、黃浩銘、劉國樑、梁穎禮、林朗彥、朱偉聰、何潔泓、周豁然、嚴敏華、招顯聰、郭耀昌、黃根源及陳白山十三人因反東北案,黃之鋒、羅冠聰和周永康因重奪公民廣場被判刑,教明理人難受無比。朋友之間聊天,只能苦中作樂,友人說,來明的已經不行了,潛伏吧。我想起國內網頁、手機遊戲《潛伏之赤途》。

《潛》於2013年初次發表於大陸橙光平台,是文字冒險遊戲。八十年代,香港曾經很流行《抉擇叢書》和《自我歷險叢書》,讀者需要參與其中,對劇情作出不同抉擇,翻到不同頁數,得出不同的劇情以至結局。文字冒險遊戲,大概就是這種遊戲書的電子版。

《潛》的作者清華大學某工程學的博士生范特西(筆名)在一個訪問中說過,遊戲主角方別的設計原型是袁殊,中共情報史唯一的「五重間諜」,有「中共、中統、軍統、日偽、青紅幫」五重身份。當初,《潛》的規模不大,前兩章只有萬多字,到了第三章只有一個主要結局,方別失掉所有自己是中共間諜的證明(港人一定會想起無間道的陳永仁),被視為漢奸,反倒是大反派岡山雄二有情有義,替方別安排逃離中國,改名換姓成為日本人。最後方別為了隱藏真相,殺了岡山的女兒,這時遊戲說「今天,你終於為無數中國人民報仇雪恨了!」算是頗為政治正確而且很完整的故事。

後來,因著支持者的熱情,范特西繼續寫了第四至六章,前後花了一年多,加入了第二主角,以替中共從事情報工作二十多年最後卻被判內奸罪含冤而死的潘漢年為原型的「第二號」,也加入了另外三個結局,共十八萬字,比大部分香港的小說都要長。這些新加入的劇情,容下了「正史」所不容的,比如第二號跟岡山有秘密合作,透露國民黨軍的情報。

大陸網民把《潛》譽為神作,但如果你帶著神作的期望去打開這個遊戲,肯定會被它無比山寨的畫面嚇一跳,因為所有素材都是從各處偷來,而且經常風格、大小、光線不統一,有周潤發、吳孟達、孫紅雷等「紅星演出」,背景、配樂來自《風聲》、《新上海灘》,喜劇之王等。體諒也好,鄙視也好,這正是國內這類文字冒險遊戲的普遍現象,創作重心放在劇本,至於美術和音樂,百度到的就直接用上,在作品大紅大紫之前,正如其他很多違法的事情,一般沒有人追究。

要是你沒有被十八萬字嚇怕,開始對《潛伏之赤途》產生興趣,想要下載來玩一下,不好意思,就在祖國慶祝「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之際,遊戲被下架了。官方表示,下架是因為明星的版權問題。咦,那麼其他遊戲的侵權問題呢?不打緊,反正我信了。

從《潛伏之赤途》本身、袁殊和潘漢年、方別和第二號,以至國共抗日的博弈,官方將其下架、對其評價、判罰入獄等命運,即使是被寫入了「正史」,或是經過了法院的審理,背後必然牽涉一個年代的語境,一個誰主政權軍權的脈絡。今天的賣國賊,可以是二十年後的英雄;今天意氣風發的嘴臉,可能是建基於昔日的出賣。我們沒有能力改變法院的判決,可是法院也斷沒有能力改變人心的判斷。善與惡,不是三權通力合作就能說了算。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7.08.20 “Ryu vs Ken” 專欄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