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創意 任重道遠
共享創意(Creative Commons)從 2001年由史丹福大學法律系教授 Lawrence Lessig 創立至今已有17年歷史,進入香港也有 10年,但身邊很多創作者以至公眾都對之所知甚少,又或是有所誤解。我們日常接觸的內容如報章雜誌、電影音樂、教材論文,絕大部分依然使用傳統版權制度,十分封閉。
-
未來食堂–比開源軟件更原汁原味的 Open Source
看過食評光顧一家餐館的事常有,讀了店主寫的書而特意跑去朝聖,這是頭一趟,況且店在東京。說的是未來食堂,和店主小林世界所撰的《未來食堂 – 提供免費餐的餐廳到今天都能賺錢的理由》。
-
佛系推銷員
埋首籌備一年,旨在讓創意與回報重新掛勾的 LikeCoin 上周開賣了。開賣前幾天,我跟很少見面的老朋友晚飯,朋友打趣說:「怎麼不向我推銷呢,我一直在等。」 朋友雖是開玩笑,卻也是認真的,在我解釋了一下相關流程後,轉頭就買入了。事後我想,一直抗拒向朋友推銷的我,是不是太佛系了?
-
FB地球以外的共享創意授權
第一次來到多倫多,住到CN Tower下的BnB,為的是出席一年一度,一連三天的Creative Commons Global Summit,向來自世界各地關心共享創意Creative Commons的出席者介紹進行中的區塊鏈項目LikeCoin。 雖然LikeCoin的目的之一正是讓共享創意與代幣獲益並存,但平日講解項目時,幾乎都不會從這個角度出發。本地對共享創意的了解不多也不深,要如此解釋LikeCoin,代表除了解釋區塊鏈,還再要多解釋一個新概念,恐怕未入到正題已經被聽眾「叮走」。
-
再努力十倍我就可以月入上萬港元–Medium合作寫手計畫的自問自答
一、合作寫手計畫賺錢麽 一千港元的樣子,主要來自十月的四篇新文章,加上一些舊文章零星落索的微量收入。算不算多,見仁見智,相對於用了十年面書得到58000 Likes卻沒收過一毛,或以前Blogspot有Adsense但從來沒到過最低支付條件,當然算是很多了。不過其實,互聯網還沒太流行,我還在大學唸書的時候,在電腦雜誌的稿費也遠不止這個數,現在回復較接近以往的水平,都不知道該叫做倒退好還是進步好。
-
構建基於區塊鏈的創用CC付費方案–LikeCoin: 針對用戶生成內容的社群貨幣 #2
本系列的首篇討論了互聯網內容製作生態的幾個關鍵問題,包括大部份收入由廣告模式產生以致創作生態扭曲,不少受眾願意付費支持卻苦無途徑,以及使用內容時要標識原作者非常困難。以下我們將分享改善創作生態技術方案的設計思路。
-
Appreciation is more than a thumb–LikeCoin: the social currency for User Generated Content
A common yet widely accepted problem of the Internet is most content creators don’t make money. The mainstream understanding is content is free, so mainstream that many believe content should be free.
-
blog图党
第一次在自己的博客推薦別人的博客。信得過我的朋友應該看看。 推薦《blog图党》,積極的原因是它讓人更了解這個國家。 就上周,跟北京的朋友聊起這個國家裏勞動仲裁的黑暗面,我跟她開玩笑說我這個偽北京人比她更了解這個國家,因為她看太多中央台了。雖然話是開玩笑的,但不幸卻也有幾分真。單單透過官方渠道去了解這個國家,肯定會很陽光。可是現實更像月亮,有其陰暗面。(btw,晚上七時的中央新聞聯播,無論轉到甚麼頻道,logo轉了,內容卻一式一樣,總是讓我覺得很驚嚇) 比較消極的原因,是怕有一日這個blog要被關掉、被和諧掉。 以上截我喜歡的四格,很含蓄,所以或許看不出我為甚麼會為乖乖同學擔心。 那可以看看其他的: 終極彩鈴 最好的 幸好 宣誓 你们算个P(註:用普通話諗) 我多希望公司做的遊戲也可以那麼寸。但我沒這個膽量,怕牌照被封了,沒錢開飯。況且同事也沒有這種心態。事實上,我絕大部分在國內的朋友,對政府(「國家」)都極度包容,即使遇上不公平、不公義的事情,只會無奈的嘆一聲倒霉,甚至也有覺得不懂掌握政府的尺度是該死的。 除了希望賺錢,我更希望懂得像《blog图党》、南方報業般掌握那種一方面表達信息,另一方面明天還能存在的走鋼線的技巧。那是一個比賺錢還高的境界。 p.s. 而且《blog图党》還是creative commons的。多謝乖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