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就是indie(談獨立 三)

寫Indie,我不是要美化獨立創作,也不會醜化商業化經營,況且自己也是商業遊戲的經營者,或者說是想要在商業與獨立遊戲之間找到平衡點,偶爾兩邊不是人的遊戲人。

商業化,集結力量的團隊運作方式好處很明顯,麥兜都知道「臀結實是力量」,產生規模效應,只是往往因此犧牲個體自由意志。但獨立遊戲的缺點,也不單是勢單力弱,資源貧乏,查實獨立遊戲的質量很參差,有美術很醜的,玩法很差的,劇情很弱的,甚至可以說,再好的獨立遊戲,總會有短處。獨立遊戲 Braid 的製作人 Jonathan Blow 就有個說法很深刻:

Things that are personal have flaws. They have vulnerabilities… If you don’t see a vulnerability in somebody, you’re probably not relating with them on a very personal level.

唯有對人觀察入微,才說得出這樣的說話。

連續三期談獨立,說的本是遊戲,卻發現原來獨立遊戲的本質,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小店的本質。在外吃飯,我不刻意杯葛集團連鎖,只是本身很不喜歡集團連鎖一式一樣悶到發慌,有得選一定是去小店。幾乎每家常去的小店,都有它們的問題,要不就在常人認為食肆一定營業的時間休息,像聯合墟的群記,要不就是到得稍晚就食材賣個清光,再不然,就像我家附近的車仔麵店,每逢賽馬日就質量大跌,光顧不得。但凡此種種,都不會讓我覺得24小時營業,味道永遠一樣的麥噹噹更好。

我甚至相信,獨立創作以至小店這種「脆弱」(vulnerability),正是我一直支持它的最主要原因。它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個人,有不足,有缺陷,有起伏,他也提醒我世界不是環繞自己轉,店主累了要休息,食材多了會浪費,遺憾,是人生的一部分。明白這麼簡單的道理,就能超越 fine dining 的期望,進化到一買一賣之上的互動關係,甚至反過來,設身處地在店東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常去油麻地的蘇波榮採用食客自由定價,有人誤會是開善堂,其實更多是為了讓人考慮價錢時認真思考一頓飯的價值。家附近粥店東主年事已高,早陣子大病一場導致粥店關門幾週,街坊有的不是抱怨反而是連聲問候,都在說明店東與顧客,不見得必然就是一買一賣的單向關係。

上回提到香港的獨立遊戲人,活得要比歐美的艱難得多,小店又何嘗不是。公民缺乏基本保障,對商業效率單一價值的追求,除了造成本地獨立遊戲製作人的困境,也讓小店不斷被逼死。先進社會懂得在追求效率和發達之餘,兼顧保障小眾,維護多元的價值,看一個地方是否先進,看其 indie 和小店活得怎樣就知大概。面對獨立創作甚至商業創作缺乏生存空間,小店不斷被領展親手逼死,政府和議員會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作開脫的香港,頂多是第二世界。

這些冷眼描述原始社會叢林法則的人眼中,社會就應該像獨立遊戲 Agar.io,唯一原則是大細胞吃掉小細胞,小細胞的生存之道要麼就是躲,要麼就是吃掉比自己更小的細胞。本身就是大細胞的它們愚昧得並不知道,從政者的責任正是要推動社會前進,保障小細胞。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6.10.16 “Ryu vs Ken” 專欄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