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鈔票 真問題——你能分辨 49 款流通紙幣麼?

假如健力士有最多鈔票款式世界紀錄,估計保持者非香港莫屬。新一代設計於明年全部推出後,流通市面的紙幣有金融管理局的 10 元 2 款,3 家銀行、5 種面額、3 代設計 45 款,還嫌不夠,渣打和匯豐還要分別發行 150 元紀念鈔票,總共 49 款。

新鈔票有必要改款式麼?

香港的金融管理以穩健保守馳名於世,但那都是聯繫匯率、外匯儲備、按揭比例、上市條款等上層建築,反而最貼近市民日常生活的發鈔,手法卻帶點花俏——如果新鈔是為了提升防偽技術,何不沿用原有設計?且不說辨別真偽,一般人記得了 49 種款式鈔票麼?各款新 500 元、1000 元鈔票已在市面流通,查看金管局網站香港鈔票的防偽特徵,居然還沒有包括 2018/19 年發行的鈔票,而 YouTube 的防偽教學短片,點擊量也僅一萬,似乎讓市民用新款式,比教育市民辨識還重要(註)。難怪《樹大招風》道具領班一度因為藏有偽鈔被判刑,畢竟市民很容易搞錯,那是第 50 款鈔票(笑)。

個人大部分時間使用各式電子支付,身上幾乎從來不會超過 400 元,從提款機每次總是取 400 以避免拿到 500 元鈔票,害得傳統的母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常擔心從商的兒子周轉不靈。平日極少使用大額鈔票,在港的日子不曾煩惱過收到偽鈔,直到上月剛賣掉用不著的錢七,收到買家幾十張從沒見過的千元紙幣,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具備分辨鈔票這項基本技能。不,在香港那也許是項特殊技能。

從偽鈔到假現金券

又有一次因為按揭,銀行回贈數萬元的超市現金券。我不光顧超市想要賣掉,網上搜一下,功能類似貨幣的現金券果然有流通性,100 元禮券賣九十幾。當時我想,換了是我,絕對不懂分辨收回來的幾萬元禮券是真是假。活在基建成熟的香港,很難意識到貨幣防偽實際上是個大難題,門檻極高,一方面超市不可能像金管局投入那麼高成本,另方面就算有先進的防偽技術,怎麼教育收銀員以外的廣大市民甚至非港人,是個更大難題。星巴克去年就被假優惠券困擾不已,美國一度流通讓非裔美國人免費喝咖啡的假優惠券,弄得滿城風雨;臺灣也有大量假優惠券流通,星巴克得在網站開設闢謠專區,一年下來共 29 款假券!

因此,過往一般機構要發行貨幣,接近不可能。說「過往」,因為區塊鏈的出現,極大程度地降低了發幣的門檻,讓防偽這個連政府都頭痛不已的問題變得非常簡便,使用以太坊發行自己的通證(token),花幾塊錢幾分鐘就能搞定;而且不單是本地人,全世界都能透過不可竄改的特性確認通證的真偽,更能輕易查到發行量;這還不止,稍懂技術的甚至能確認智能合約設置的發行上限和發行節奏,確保發行方不像聯儲局,甚麼時候喜歡,隨時就來個量化寬鬆。

區塊鏈的核心就是防偽

信任從來就是非常深奧的課題和漫長的過程,只是我們活在一個基本上可信的社會環境,錯覺理所當然。回想以前初次閱讀區塊鏈的介紹,說金錢交易需要對中介的信任,字面上看懂了,實際上因為平日沒有這個思考過程,根本領會不到:給 10 元買了一斤菜而已,哪裡信任作為中介的政府了?明明從來不相信政府照顧基層、推動民主。後來到自己推出加密貨幣,要從零讓使用者理解通證的由來,才逐漸理解到再怎麼不信任政府,平日使用法定貨幣交易的前設已是信任它的發鈔機制,從最基本的防偽,到發行量的掌控等。

假如還嫌區塊鏈很難懂,不妨先撇開技術實現和深入的使用場景,先把它視作一個全世界都能查到卻沒人可以竄改的數據庫,可以用作數碼內容防偽,已經算掌握區塊鏈最核心概念了。

註:金管局回信表示,網站是有防偽教學的。我釐清一下,以上我的意思是金管局網站裡面的網上學習園地

#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9.02.17 chungkin Express 專欄


《區塊鏈社會學》週報,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實踐出版自由、財務自由和民主自由。文章逢週四刊出,直接送到訂戶郵箱。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