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本來無一物,勞動力結晶

區塊鏈的世界有很多容易引起誤解的用語,「挖礦」是其中之一。我嘗試從幾個層面,去講清楚挖礦到底甚麼意思。

物理挖礦:用鏟子尋找價值

第零個層面,挖礦是拿個鏟子去挖泥,找出裡面的礦物,也就是有價值的部分。

你一定以為我在開玩笑,這個誰不知道呢,不理解的是區塊鏈用語裡面的「挖礦」而已。但我卻是認真的,先回看這詞語在傳統世界的原意,有助了解它在區塊鏈世界的新解。

挖礦所得的回報,對社會來說是全新創造的,本來並不存在,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礦工能賺錢,是因為提供了新的資源,產生了新的價值。當然現實上,賺錢的是礦場老闆而礦工的薪資可能只夠糊口,甚至工業安全都沒有保障,但這裡就不展開資本階級和無產階級的討論了。

相對於挖礦創造出全新的價值,提供商品和服務則是增值的過程。無論是把貨品送到府上,優良的設計,還是貼心的服務,都是建基於現有的產品或服務提供額外的價值。

比特幣挖礦:用算力記賬

理解了以上的解釋,就能體會中本聰為甚麼把架起伺服器幫助社群記帳這種行為稱為「挖礦」。因為在比特幣區塊鏈,伴隨著每個新區塊都會產生出全新的、生態中本來並不存在的比特幣回報礦工。幫助社群記帳這行為是為區塊鏈提供的公共服務,因此挖礦回報不是個別任何人為獲得的服務埋單,而是整個群體的所有人為新產生的價值埋單。

中本聰的記賬設計,是讓礦工破解一條只能透過不斷試錯,很花時間和算力的數學題。試錯就像挖沙子,成功解開數學題就是在沙子中找到礦物,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電力和算力就是礦工的工作,因此這個機制稱為「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PoW)。

每當有一個區塊被「挖出」,系統會新鑄造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獎勵第一個找出答案,又得到其他人確認答案正確的礦工。整個過程跟物理挖礦非常相似,礦工除了付出勞力,還需要帶點運氣才能挖到礦產,不過關鍵還是勞力。運氣的數學名稱不過就是「機率」,長線而言自然會扯平,在勞力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礦工的回報理應接近。

區塊鏈挖礦新典範:權益證明

比特幣的發明,無疑是人類儲存和交換價值的一大突破。然而作為第一代可用的分散式帳本,也有著交易時間長、容量低、大量耗電等各種缺點。

因此新一代的區塊鏈一般都使用改良的挖礦機制,其中最主流的是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PoS),第二大區塊鏈以太坊也正從工作證明過渡往權益證明。

權益證明,用淺白但非常粗疏的說法,就是用錢投票。解釋清楚一點,是所有負責記賬的礦工,需要押進一定數量的幣,如果賬目跟大部分人不同,會被視為不正確;無論是蓄意作弊,還是技術故障,輕則得不到報酬,重則被扣除押下的權益,以此驅使所有人正確記帳,又或者反過來說,防範有人出錯或作弊。

從勞力到算力,現在又到財力,類比開始扯遠,因此業界通常不把為權益證明區塊鏈記賬的人稱為礦工,而會稱為驗證人(validator),或者更中性地稱為節點(node);而相關行為也不一定稱為挖礦。

聽過有人堅稱權益證明並非使用算力,因此不該稱為挖礦;但我認為產生出社會上本不存在的新價值,才是挖礦這個類比的關鍵。再說,按照以上邏輯,豈不是傳統社會也該因為比特幣節點並非使用鏟子,而堅持那不該稱為挖礦?

跟「錢包」、「鑰匙」、「簽名」等一樣,「挖礦」只是一個透過舊有概念認識區塊鏈的類比而已,貼切就可,實在沒必要堅持始祖比特幣的方式才配得上這個說法。

X-to-earn:種瓜得瓜

除了 PoW 和 PoS,透過做 X 而獲得對應的通證這個邏輯,還有很多不同的演繹,幾年下來,這種做法已經很少稱為挖礦了,改成近期流行使用的 X-to-earn。比如當下最流行的 STEPN 的 move-to-earn,用戶走路和跑步可賺取通證;Axie Infinity 等眾多遊戲的 play-to-earn 等。套用這個邏輯,我在 2017 年共同創立的 LikeCoin,也可以稱為 write-to-earn,只是當時還不存在這種說法而已,因此白皮書中我用了「創造力證明」,Proof of Creativity 的論述,來描述透過創作為社會提供價值,同時賺取 LikeCoin 這個概念。

跟工作證明及權益證明不同,X-to-earn 的 X 並非協助記帳。另外,相對於前者每產生一個區塊均會生成新的通證給礦工,X-to-earn 模式向提供價值的使用者所發的通證,一般是預先鑄造(pre-mint),託管在項目方的錢包。基於這個區別,業界漸漸使用挖礦以外的另一個說法,也確實有助說明概念。

空投:意料之內的意外之財

把概念繼續延伸下去,跟 X-to-earn 很接近的還有空投,兩者都是提供通證予做了某些被視為有價值的行為的使用者。

區塊鏈產業中,空投多數為一次性,出發點一般是推廣及獎勵早期參與者,而 X-to-earn 則通常是個持續的核心設計。另外,相對於 X-to-earn 模式中的「明碼實價」,空投的條件一般不會提前公開,反而會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宣布,並以過往的鏈上行為作空投條件的判斷;很多時,連有空投這回事都不在用戶的預期,甚至不在項目方本身的預期,而是發展到某一點才想到的部署。

就空投的出發點而言,用戶不知就裡是個優點,因為空投是為了獎勵早期參與者,越是對空投及相關條件沒有預期,用戶的行為越大機會出於真心。不過,當空投的手法被不同項目反覆使用,偶爾有些額度還非常高,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空投獵人」,預估某些潛力項目日後會空投,投機參與這些項目,並因此作出五花八門的鏈上參與,從執行一個簡單交易到社群治理都有。

空投獵人本來無可厚非,不過也讓空投的驚喜感與威力大大降低,用戶得到空投變得理所當然之餘,項目方也再難以分清真心假意,透過「忽然空投」獎勵真心的早期用戶這一招,已經開到荼蘼。

儘管如此,只要避免太過抱著投機的心態,或者不切實際,忽然會獲得一大筆空投的期望,慎選新項目,學習、試用、參與或以其他各種方法支持,持之以恆,總能得到意外驚喜。

Learn to earn 這個「挖礦機制」,從來不騙人。


《區塊鏈社會學》週報,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實踐出版自由、財務自由和民主自由。文章逢週四刊出,直接送到訂戶郵箱。



Posted

in

by

Comments

在〈挖礦:本來無一物,勞動力結晶〉中有 1 則留言

  1. 「Ayesy」的個人頭像

    寫的超棒的,十二因緣有機會可以解釋關於區塊鏈深層的創造性思維
    大通智勝佛為天人說法。妙法蓮華經。
    自然智導歸一切智,祝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