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隨筆

出遊英國探朋友,搞不清是人變了,地方變了還是都變了,感覺跟過去不太一樣。還是有驚艷的地方,但也多了大城市的各種弊病。

看著地鐵的線路圖,從 inner London 環狀層層向外的 Zone 1 到 Zone 6,越是外圍越是基層,彷彿《Hunger Games》和《進擊的巨人》世界的現實版。幅射的設計把精英主義推到極致,不夠競爭力的就得不斷往外搬,似乎是天經地義的邏輯。

我租住的 AirBnb 房間在 Zone 6,錢是省了一點沒錯 ,但到市內要花上個半小時不特以,一次來回就要百多港元,交通費幾乎把省下來的住宿費都抵消掉。放鬆心情旅遊尚且覺得舟車勞頓,遑論每天營營役役到市內上班。這已經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住遠一點就有好生活了。

所謂旅遊,主要就是探朋友,入黑後要是沒有安排晚飯或歌劇,都只是留在住所看 Netflix,入鄉隨俗,選了《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Pride & Prejudice》等英國題材電影,感受英式幽默,也查閱背景資料,了解一下過往受殖民地教育時都沒學到的英國文學

二十多年來到過倫敦五次,書店、二手書店越來越小也越來越少,物價越來越高,很多事情都變了,但唐人街外 Queen’s Theatre 的大型 Les Misérables 劇照的一道風景卻始終不變。忍不住第 n 次入場觀賞,看到孤星 Cosette 是位黑人,不免感到意外,正好身處強調文化共融的國際大都會,我認真反省,自己理所當然把 Cosette 假定是如 Amanda Seyfried 般金髮白人是否不該有的偏見。

雖然故事沒交代過 Cosette 生父,但翻查法國簡史和 Victor Hugo 的原著還有當時的插畫,Cosette 是黑人的機會比較微,但既然是改編作品而且每晚都重新演繹,自然可以賦予作品新元素新生命。作品更多元,各色人種能更公平發揮所長是好事,關羽是女性的三國故事尚且能接受,Cosette 怎麼就不能是黑人呢。正好前一晚瞄了一下文學經典《Pride and Prejudice》,原名《First Impressions》,作者 Jane Austen 談的正是消除歧見,而那已經是十八世紀末的作品。英國的進步畢竟經歷了多個世紀的積累,經濟上超英能在幾十年間實現,文化想要趕上卻不可能一朝一夕。不過最終我也不怪責自己,畢竟上一幕的小孩 Cosette 明明是個白人呀。

過往的殖民統治加上同是金融中心,各種生活細節如公共交通、垃圾筒的安排、郊野公園的管理甚至餐廳服務的壓迫感,都微妙地似曾相識。單是出遊這十多天,香港的新聞如大型填海、鐵路癱瘓、大橋通車、皇都強拍、富有程度超越紐約等等,幾乎全都意味香港正重覆倫敦發展的軌跡。主權移交二十年過去,在某些層面香港反而更像倫敦了。只是,最怕有人輸打贏要,一方面承襲倫敦邏輯,為求經濟發展把人逼得喘不過氣,另一方面在追求民主、保護文物、堅持自身語言文化、保障勞工等議題,就搬出國情擋箭牌,跟已發展國家的水平完全脫軌。

#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8.10.28 chungkin Express 專欄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