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電訊業力圖衝出香港

香港的流動電訊市場極之發達,這個不容置疑。但如此細小又飽和的市場,卻難以支持大型的開發和項目。流動電訊業衝出香港,勢在必行。試想像,假如諾基亞着眼的是五百多萬人口的芬蘭,這家公司大概已經關門大吉了吧。業界既要衝出香港,當中有著甚麼機遇?

香港流動網絡商市場競爭劇烈,在這裏站得住腳的,都是身經百戰,服務質素甚高。配合效率極高的融資市場,很有優勢在本地股票市場集資,再投資在其他國家的電訊公司,藉以向外擴展。參考外國經驗,新加坡電訊正是以類似的模式在2001年以86億美元收購比自己約大四倍的澳州Optus。另外,在電訊跟香港同樣發達,卻只有更少的四百多萬人口的挪威,Telenor更投資了在12個主要分佈在東歐和東南亞的電訊公司。可見,投資在外國電訊公司的不一定要是像Vodafone或DoCoMo等龐然大物。反觀香港,除了和黃在泰國、印度等地的2G投資以及英意等地的3G的投資外,例子不多。

其實,香港的電訊商若能投入適當的資源,認真開發並包裝好一個完整的數據平台方案(可參考中國移動分拆成立專門開發數據收費平台的子公司卓望的做法),便可以DoCoMo i-mode或Vodafone Live!相若的模式,投資在國外的電訊公司時一併將技術平台引進,對被投資方來說,或會來得比高價更為吸引。

另一個可行的模式,是向國外的網絡商租用基建,以MVNO(流動虛擬網絡商)模式經營。這對於在品牌建立和服務創意方面非常強,但原創技術含量未必很高的香港網絡商尤其適合,因為MVNO賴以成功的,正是品牌和增值服務。

或許,港網絡商更大的優勢,來自(背)靠大陸。因為東南亞不少國家,手機滲透率都已經極高,較極端的如台灣更超過100%!以MVNO的形式進入,爭取新用戶難度非常高。即使是在英國辦得甚為成功的Virgin Mobile,在新加坡推出服務約一年後,還得在2002年10月撤出。東南亞行不通,餘下最為全球網絡商虎視眈眈的市場,非內地莫屬──現手機滲透率11%,但光是廣東已有近四千萬手機用戶,超過亞太區內所有除日韓外的國家,堪稱電訊業的樂土。一旦中國政府開放經營權,大伙兒肯定蜂擁而至。由此觀之,中信倡議的“珠三角電訊特區”如能得到落實,將是中央給港人比自由行實用得多的一份厚禮。畢竟,服務業才是香港的命脈。

至於手機設計和生產,香港從來就不強。生產方面固然無法-也不應-跟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價廉物美競爭,可惜的是一向強調的高增值工序如產品設計,也未能做出成績來。還幸有個權智在打“爭氣波”,近期推出了基於PalmOS,體積細小的Smart Phone,雖然暫未大賣,至少開創了港產高檔手機賣到外地的先河,且將不少國內開發的手機比下去。希望權智能將產品研發繼續保留在港,再接再勵,推出功能更強,設計出更精緻的手機,帶動香港經濟轉型。
流動通訊設備商“交白卷”,剩下不得不提的自是流動內容供應商。其實,香港原創的內容,尤其娛樂方面,暢銷海外已久。從八十年代亞洲無人不曉的到九十年代在東南亞大行其道的TVB劇集,香港一向執牛耳。可惜到了這個年頭,手機內容卻任內日韓主導。究其原因,不是創意不夠,而是市場生態一直建立不起,內容供應商根本無法先在香港打好根基,再發展其他市場。結果,只有眼巴巴的看着其他地區如台灣和中國大陸一個個的趕上繼而超過香港,日、韓、內地的內容供應商紛紛上市並挾着雄厚的資金進軍外地,實在可惜!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