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短訊連載小說《城外》

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內地暢銷長篇小說《紅馬》的作者千夫長,近日剛完成了國內首部短訊連載小說《城外》。

還未在任何地方發表的《城外》是一篇五千多字的情感小說,講述成年人的婚外戀。《城外》的每個篇幅連標點符號只有七十字,正好能透過一條短訊發送,而且這個字數的限制,寫得非常精巧,不廢一字一標點,精雕細琢,務求讓用戶把每個篇幅深刻記著、儲存、轉發、流傳。

自然而言,《城外》讓人聯想到內地大行其道,由專業“短訊寫手”創作,約七十字一篇的搞笑段子和雋永語句。據介紹,兩者的不同,在於目前市面短訊寫手的創作是獨立的、割裂的,而《城外》的內容,則不單能獨立成篇,而且篇與篇之間始終連續的按故事情節發展,既獨立,又連續。如內地書評人楊華的所說,“雖然外型變成了微型結構,但是卻保留了長篇小說的氣質”。

寫作手法離經叛道的《城外》,發表方式也一點不傳統──千夫長正計劃讓一些電訊機構(大概將都是服務供應商)競標。礙於短訊服務在港的價格高企和不流行,相信本港的網絡或服務供應商願意支付版權費推出《城外》連載的機會相當渺茫。

筆者一直慶幸生在香港,可欣賞到包羅萬有、各適其適的電影、音樂、書報雜誌等,電影總是看首輪的,雜誌來自世界各地,木子美的《遺情書》亦是垂手可得,但這回倒慶幸長期在大陸工作,能於稍後時間讀到《城外》。雖然,千夫長亦正考慮將《城外》結集成書,出漫畫甚至拍成網絡電影,又或者,在正版盜版不分的國內網站很可能找到《城外》全文,但若不是以短訊形式閱讀,並透過短訊跟朋友分享,肯定會失去不少短訊小說本身的意義和樂趣。

不少業界人士婉惜香港的短訊市場因為價格、輸入等因素沒發展起來,雖然筆者作為短訊迷,使用短訊比話音還多,卻一向對此不甚了了,覺得只是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而已。可是,如果因為短訊市場的缺憾抹殺了一個新的文學載體,卻頗感惋惜。

相對內地和台灣,香港文字創作從來就不成氣候。即使獲重視的“創意工業” 涵蓋面甚廣,亦沒怎麼提到要推動文字創作。其實,從傳統的爬格子到網絡小說,再到近期的BLOG,創作越來越講求互動性、時代觸覺、國際視野,亦夾雜了其他媒體的原素,正在逐步貼近港人的生活。若能讓小學生以短訊創作段子,把會考試題定為短訊小說一篇,想想也覺有趣。今日的首部短訊小說誕生在不被視為文學先鋒的廣東,誰敢保證數年後的“短訊文學鉅著”不會在香港誕生?只可惜,如果連最根本的條件,一個廉宜、流行的短訊傳送平台也沒有的話,本港的文字創作愛好者對這個全新文學載體,相信亦唯有卻步的份兒。

港人要返樸歸真,原來很難。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