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劇集行將消失

上期《香港電視忘卻初心》表達過對HKTV的看法,除了不少朋友回應指同感失望,也有反對的意見,比如香港市場太小,拿港視跟Netflix比較不公允,又比如Netflix英語節目為主是個先天優勢等等,這類意見實屬意料之內。

坦白說,我的確不像平時般體諒,對港視的期許很高,寄望一間商業機構改變過氣十年的電視產業,還妄想它在英語和普通話當道的世界以粵語內容找條出路。但請勿見怪,且不說一而再為公司冠上「香港」之名讓我想得太多,年前申請電視牌照時,可是港視自言對本地創意產業的承擔,也獲得大量市民支持甚至上街,這對於一間商業機構幾乎絕無僅有。何況,HKTVmall做電子商貿,反正也是挑戰傳統零售和現存電商巨人,要它在電視產業戰場上挑戰巨人也是合理期望,上週港視主席王維基才剛表示HKTVmall近兩年年虧二億並且未來數年難以收支平衡,又指以往經營寬頻七年才達收支平衡。七年很長?別忘了從港視失落電視牌照到現在已經三年多,而三年多以來智能手機和互聯網一直急速發展。

另有位朋友留言說「地球上只有一個Netflix」,雖是玩笑卻又頗堪玩味,因為這位朋友清楚知道,中國其實也有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內容非常豐富的視頻服務,兩者付費用戶均超過二千萬,而且還有以億計能帶來廣告收入的免費用戶,只不過是中國處於地球以外 — 或至少是互聯網之外而已。

說白了,我根本不在意HKTV的商業策略。我在乎的是過往如此豐富的粵語電視電影內容,比如幾十年來的大量港產片,亞視的所有劇集和新聞,有沒有人可以做好分類存檔,又有沒有方法可以接觸到。我更在乎的是,歷史發展到這裡,香港還有沒有土壤可供中文尤其粵語的電視電影創作得以醞釀和發行。

有次我需要搜尋《成語動畫廊》,結果我輕鬆在YouTube騰訊視頻土豆等搜到全集,有粵語的,更多是國語的。做《光輝歲月》手機遊戲期間,我重看了五六十部七十至九十年代的港產片,大部分是在大陸的視頻網站看的,掃興的是,幾乎都是普通話配音。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現時沒有半個像樣的平台去為粵語內容繼往開來,恨不得粵語消失的政府絕對不會作為,就差民間是否能夠努力做出改變,哪怕只是一丁點。

正好是上文和本文之間,我出席了國內一個泛娛樂產業發展峰會。泛娛樂是指遊戲、動漫、小說、電視、電影等一整個互相促進的板塊,大陸的泛娛樂產業早就追上香港,而且在多方面要大為領先,比如遊戲開發,網絡小說更是沒法比。峰會的與會者很高端,除了全球策略,也大談中國泛娛樂產業如何跟美國學習,甚或反過來挑戰美國等話題,那是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角力。可惜是閉門會議,內容不便分享。

讓我十分納悶的是,兩天的峰會,我聽過嘉賓唯一一次提到香港的,是某總在台上自我介紹時,說公司是香港TVB的最大股東。其實更讓我納悶的是,某總要在TVB前加個「香港」,就像某些三線產品的地鐵廣告,要在過氣代言人旁邊標明「國際紅星陳大文」,生怕消費者認不出來。然而,最讓我納悶的是,我似乎是峰會上唯一因為這等小事感到納悶的人。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2016.11.20 “Ryu vs Ken” 專欄


Posted

in

by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